close

四、土地公的造型

在民眾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下,臺灣土地公廟就無所不在。土地公的造型也很多樣。土地公雖然「神格」不高,卻掌管著人民日常生活相關的事務,因為土地被視為重要財產,土地公因此也被賦予「財神」的地位。經常出現在我們周遭的土地公神像,「蓄長鬚、頭戴員外帽、手拿元寶拄龍頭柺杖、臉上帶著慈祥笑容」是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如同和藹老者聆聽著子孫的傾吐,像傳統的里長伯,官不大,卻不擺架子,願意照顧里民們的日常生活。

所以臺灣民間祭祀的土地公神像,都是一個形狀,一位白鬚、白髮、笑容可掬的老人,這種樣子的老人,也常見於人世間。雕塑的土地公像貌,也有類似古時地方員外的打扮,頭戴錢帽,帽沿兩條布鬚下垂抵肩,穿的不是龍袍官服,而是普通的便服。面龐圓而豐盈,兩眼微瞇,滿腮白色鬍鬚,臉上露出慈祥仁厚的微笑,姿態大都採用坐姿,身坐太帥椅,兩手自然平置於扶手上,右手執如意,左手拿元寶,兩肩微聳,或因年老稍駝,不見頸部,而挺隆的圓弧肚腹特別顯明,兩腿分開自然下垂。有些神像,右手執手仗,左手拿元寶。新建或改建的新土地公神像,却穿上金碧輝煌的服裝,手脚都看不到。有的神像却是成對的,左邊伯公、右邊伯婆,很溫馨的感覺。 台灣各地有些土地公的神像邊,還會塑著一隻老虎,據說也能為民除害,

最常見的的土地公形象包括有拿著元寶的財神土地公,站著、拿著拐杖的通常是山神土地公。民眾祭拜土地公前應先瞭解土地公是手持什麼器物,才不會祈求錯誤。依個人經驗研究從土地公造型可看出土地職司的神務類別,

土地公手持器物代表職司不同,只要看持物就知曉 例如家庭與廟宇奉祀者土地公手拿金元寶、如意較多,因為手持如意和元寶,代表法器,係掌管錢財土地公,是生意人拜拜求發財的土地公。守護墓園與田園的土地公都拿拐杖,因為具有守護田野與墓園的任務表示,需要走動巡視水源或田間,手持柺杖會巡田水的土地公才能庇佑五穀豐收。

最特別的土地公造型是左腳踩小鬼、右腳踩元寶,牽小孩是小朋友的守護神。有的戴員外帽,也有戴官帽的,代表的意義都不同。而客家及平埔族所祭祀的土地公形象也不同,所以土地公造型相當多元。

總之,土地公在民間信仰中的意義,不僅掌管農作收成,也保村落四境平安,從某個角度來說,土地公是先民進入陌生環境開墾大自然的同時,為了抵抗未知災害,在心靈上尋求的庇護與寄託,所以土地公廟是先民墾拓的信仰前沿,也是臺灣聚落歷史的「活教材」。

民眾供奉的土地公型式常見者有以下幾類:石主造形、神位牌造形、香牌造形、神像造形等。

1、石主造形:早期當人們要祭拜土地公時,往往會在當地找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來參拜,因為先人的觀念認為巨木的根部和在地底下的土地公距離最近,因此台灣早期先民常在大樹旁立一石頭供奉,因為深信可透過大樹將心中禱念傳達至土地公處,久而久之,人們就將大樹下的石頭,當作是土地公的神像來膜拜,更進一步建廟來供奉祂。

而遠溯中國古代早就有「以石為社」的觀念,先民也就是以石塊為土地公來供奉,而此一接受供奉的石頭,就稱之為「社主」或「石主」。石主常見造形有圓碣形、方形、不規則形與類似人形等。

 

2、神位牌造形:依材質可分成石碑型式與木質型式等。

石碑型式的土地公神位牌樣式通常都非常簡單,大都為方形的碑面,碑面上並沒有花紋的裝飾,只簡單刻上福德正神等字,並在其下加一底座。

而木質型式神位牌因其加工容易的特性,因此常見裝飾性的紋飾,而近代的神位牌並多了色彩的豐富性。

 

3香牌造形:台灣早期民間生活條件並不富裕,因此所供奉的土地公還可見到一種稱之為「土地公香牌」的木牌,這種香牌有著製作成本低與輕便的特性,因此除了可供奉於福德正神廟裡外,還可以由信眾迎回家中供奉!一般可分成懸掛式香牌與座立式香牌兩種。

4神像造形:台灣近代的土地公神像大多為木雕型式,因上色容易所以常表現的金碧輝煌,雖然如此,素雅的石雕神像卻反而更顯出古樸之美,早期的土地公石雕神像,大都是鄉民偶爾發現一塊石頭,覺得造形類似土地公進而雕刻成形。

台灣土地公神像的材質非常多樣,除了石頭與木材的材質外,其他還有磚燒神像、泥塑神像、石膏神像、陶瓷神像與銅鑄神像等不同材料。

 

隨著生活日漸優渥,人們為表達感謝之意,土地公的材質愈趨多元而豪華,有的是鋼筋水泥灌製的大型土地公,漆上鮮艷的色彩,繁複華麗,鎮守在墓園前,成為地標;有的以銅或樹脂,灌製小型土地公像,供個人珍藏,還有土地公商品設計,樣品多采多姿,充滿趣味,人見人愛。

 

五、土地公木質神像雕刻

 

土地公神像木質雕刻的材料有樟木、檜木、楠木、肖楠等。土地公神像在雕刻外形以前是純手工打造,現代已由機械大量製造。土地公神像在雕刻外形之後,還要經過幾道繁複的過程:〈註3

1、【細磨】分別以粗、細磨砂紙修整表面細部,作神像的「拋光」。接著塗上黃土粉再加以磨細。

2、【上底漆】上底漆是上漆前的步驟,將整尊神像以底漆塗過一層,以利之後的上漆及其粉線的黏附。

3、【上粉(漆)線】使用磚磨成的細粉混合桐油,揉成似線的細條,做龍袍或鎧甲等線條,黏貼在神像的衣服部分作裝飾,如果是王爺,即作出龍袍;如果是觀音,即作出道袍。

4、【安金箔 安一尊神像的金箔,首先是先上安金漆」在佛像的身上,等到漆的乾濕度適中,約10小時的漆最為適宜。接下來就可從後方貼金,試其亮度。之後才慢慢的一張張的貼滿全身,最後把貼好的金箔慢慢擦亮。黃金是尊貴的表徵,將整尊神像按上金泊,有吉祥之感。

 

5、【上漆】在金身作塗漆的步驟,讓神像的衣裳更為鮮活。早期使用天然漆,而現代則使用化學合成漆料。

6、【裝飾】將神像需要的配件裝飾上,如鬍鬚、兵器及神像身上的假玉、假鑽裝飾品,具有美化的效果。

7、【畫臉】最後畫出五官,這是神像製作的最後步驟,一尊神像即告完成。

8、【開光點眼】以筆沾上白雄雞冠上的血為神像點眼;然後,再點耳、鼻、口等五官七竅,以及左右手、足等四肢。最後臉部蓋上紅紙,以保持神佛的潔淨。

 

結語

 

近年來,大陸大量進口土地公神像,造成許多臺灣神像工藝美術師轉行,造型已與過去臺灣工藝美術師所雕刻的土地公神像大大不同。尤其中國在文革時期毀了不少明、清時代的土地公老神像,加上日據時代以前的臺灣老神像也受皇民化的影響〈註5〉,臺灣老神像被燒毀昇天,收藏家收藏不易,尤其臺灣廟宇習俗退神的土地公神像大多由乩童降旨燒毀,而且民間收藏家避免被惡靈入侵也鮮少收藏土地公神像,因此土地公神像屬於文化資產宗教類民俗文物,老件的土地公神像保存維護是一件重要的教材與課題。目前神像店的師傅對神像的維修尚能勝任,但價錢昂貴,欠缺學術科技保存的記錄,所以目前收藏家手中特殊造型的土地公神像收藏數量不多,多保存原味為原則。土地公

P1018963 (80)

P1018963 (84)

P1018963 (87)  

至於土地公神像的文化資產科技保存維護在產學界尚待推廣與努力,以土地公公仔商品創意設計是未來年輕人創業的好商機。本文僅以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收藏的百餘件土地公神像為論文題材,加上參考文獻資料尚嫌不足,敬請收藏專家、學者不吝指正。 

〈註1〉落難神像大部分是廟宇、家庭所奉祀的神像淘汰換新或被遺棄的神像,有的是簽賭「摃龜」的信徒,他們認為神明不準,無法保佑贏錢,甚至害他們輸錢,氣憤之下就把供奉的神明丟棄。有些則是欠債落跑的民眾,跑路時沒有把神明帶走,神像也會被債主或搬家公司的人亂丟在河邊或草叢裡。參考〈pchome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部落格〉

〈註2〉參考《臺灣的鄉土神明》姜義鎮著 1995  臺原出版社〈頁165168

〈註3〉〈以上步驟是由佛像店師傅提供的神像製作的資料〉

〈註4〈圖片取自府城古意‧廣衡藝術工作室〈Artisic Horizonshttp://tw.myblog.yahoo.com/yuyukuo6

〈註5〉日本在大東亞戰爭爆發後,調整對台政策,並且在台灣推行了一系列殖民和強制同化的政策,皇民化運動便是這種環境下的產物。日本在台灣的皇民化運動開始於19369月,台灣總督府為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強烈要求台灣人說國語(日語)、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棄台灣民間信仰和祖先牌位、改信日本神道教並參拜神社、同時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的居所膜拜。〈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

1、《臺灣的土地公》王健旺著  民國92 遠足出版社

2、《臺灣的鄉土神明》姜義鎮著 1995 臺原出版社

3、黃俊傑【歷史探索】  水牛圖書 

4、羅秀華【台灣的老行業】  遠足文化

5 93年張志遠【台灣的工藝】  遠足文化

693年劉文三【台灣神像藝術】  藝術家出版社 

7、〈維基百科〉

8、臺灣大百科

9pchome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