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恐龍蛋化石據說是民國11年被美國人安德魯斯在內蒙戈壁發現,其實更早就有人發現恐龍蛋殼化石,可惜附近沒有發現恐龍化石來證實,又據說當時的恐龍蛋化石是被小孩子當球踢根本不知道它是珍貴化石,後來被商人發現低價購買高價賣出,所以在台灣看到大陸真的恐龍蛋化石不會覺得奇怪,但是假的恐龍蛋化石在跳蚤市場還是時常看到,現在已經有專家學者發現恐龍蛋內的胚胎,說不定未來恐龍重現江湖是有可能的事實?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7 Tue 2017 12:50
  • 蟹盤

台灣早期碗盤欣賞 蝦有殼甲,代表「科甲得名」,蟹因多足而有「足多謝(蟹)」的感恩之意,魚則代表「年年有餘」,這些碗盤圖樣透露了先民的文化智慧。《攝於台灣碗盤博物館》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早期碗盤欣賞 飯碗
「呷飽也未?」從這句常見問候語,就明白台灣社會「民以食為天」的特性,吃飯是大事,吃得穩、吃得好才是有福氣,盛裝飯菜的碗盤自然成了與市井小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器具,裡頭承載的不只是飯菜,還有更多台灣社會文化的展現與先民的歷史記憶。《攝於台灣碗盤博物館》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硘仔」是台語對陶瓷器的通稱,音同hui-a,一般來說,陶瓷器分成陶器和瓷器兩大類,兩者的硐坯體土質與燒成溫度都不同,不過在台語中,「硘仔」則是陶瓷不分,舉凡碗盤、湯匙、茶杯、花瓶等陶瓷器都可稱之「硘仔」,陶瓷重鎮鶯歌也俗稱「硘仔鎮」。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剛成立為了保存地方文史工作而努力,義務幫忙媒體傳播製作節目,吸引許多新聞媒體來採訪製作節目,每個節目的流程,事先都是從編寫劇本,探勘拍攝地點,正式拍攝有導演.演員.攝影師,燈光師,兩三天拍攝下來很辛苦,但是留下許多值得記念的鏡頭,記得有三立台灣台,都會台.八大,大愛,台視,民視,雲林新聞等電視台,節目為了收視率要搞一些很刺激的情節,例如拍史前遺址文物,古墓群,古地道,抗日史蹟,社區的特色美景,太平老街,美食等,現在已經沒體力和時間了,一律謝絕。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剛成立時,為了提升地方文史的歷史定位,來了許多海峽兩岸的研究學者專家和學生參觀,其中有考古,地質,文化資產等著名學者,工作室義務提供資料並參與採集標本研究探討,尤其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雲林縣草嶺.樟湖山區崩落許多珍貴化石,胡忠恆教授.陶錫珍教授.薛文吉.王良傑兩位先生冒生命危險前來協助採集化石標本,最後完成了《雲林縣草嶺.樟湖化石研究報告》,其中胡忠恆教授.薛文吉先生先後過世,至今很感念他們對台灣本土文物的研究精神。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案石主題要明確才收藏,否則被外行人誤認為只是意淫而已,那誤會就大了。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案石主題要明確才收藏,否則被外行人誤認為只是意淫而已,那誤會就大了。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案石主題要明確才收藏,否則被外行人誤認為只是意淫而已,那誤會就大了。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皇記2600年新竹記念的盤子是值得收藏有歷史意義的盤子!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