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空與李天德大師前往左鎮菜寮觀賞琥珀化石展,展覽品十分豐富,佈置非常用心。

琥珀化石的形成是樹脂經長年地質作用後,形成的非晶質有機化石,在顯微鏡下,看到各種封印的昆蟲或植物,每顆都有各自的生命形貌,甚至可以窺見瞬間被凝結的掙扎表情,和大自然的奧妙。
     

由展覽品中發現大多數的琥珀化石除了保存古生物本身的遺骸外,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古生物被保留下來的「動作」,這些動作包含生卵、交配、排糞、逃生、覓食、攝食..等等,或特殊行為的動作,大多數能被完整保存的化石,都是在瞬間的災難下被保存的。

     

當時的災難大至山洪、暴風、山崩、地震...等,小至植物流下樹脂包裹的古生物,因此可証明全世界著名的化石大多數是在瞬間的災難中被保存下來的。

     

 


     

這些古生物都是死得很冤枉、很突然。所以如果仔細去分析那些完整的琥珀化石,你會發現它們絕大都是活生生的死亡,而且還有掙扎的跡象。 

       

 

     

 


     

 


     

 


     
《內容參考自石物界__化石36號倉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