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菊石的地質年代


菊石是被世人遺忘的海生無脊椎動物,所以菊石是一種已經滅絕了的軟體動物,它們最早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初期,繁盛於中生代,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的三疊紀海洋中。


菊石ammonoid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一個亞綱。是已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它最早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初期(距今約4億年),繁盛於中生代(距今約2.25億年),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的三疊紀海洋中,白堊紀末期(距今約6500萬年)絕跡。菊石通常分為9目約80個超科,約280個科和約 2000 個屬,以及許多種和亞種等。


菊石是由鸚鵡螺演化進化而來的,屬於頭足類動物,運動的器官在頭部。體外有一個硬殼,與鸚鵡螺的形狀相似。菊石類殼體的大小差別很大,一般的殼只有幾釐米或者幾十釐米,最小的僅有一米;大的達到2米。 


 


                                  


二、菊石的構造


菊石殼的形狀多種多樣,有三角形的、錐形的和旋轉形。旋轉形的殼在菊石中占絕大多數。菊石的殼也分前、後、背、腹。這一點與現代鸚鵡螺是一樣的,開口的一方為前方,原殼處為後方。旋環的外部為腹,與腹部相對應的面為背。
                                  


菊石殼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多為平旋的殼。殼體以胎殼為中心在一個平面內旋卷,少數殼體呈直殼、螺卷或其他不規則形狀。菊石動物在生長過程中週期性地由外套膜分泌出隔壁,因此殼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動物體棲居而沒有隔壁的部分,稱為住室;具有一系列隔壁的部分是氣殼,被相鄰兩個隔壁所分隔的空間叫做氣室;隔壁與殼壁的接觸線叫做縫合線;每一個隔壁有一個圓形隔壁孔,為體管所在位置,通常位於腹部邊緣,少數在背部或近中心位置。殼體表面有時平滑,有時有生長線紋、縱旋線紋、橫肋、瘤、刺、溝、脊等裝飾,菊石的殼口覆以口蓋。菊石的系統分類中縫合線的特徵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每條縫合線可以分為殼體外表面的一段叫外縫合線,背部表面的一段叫內縫合線。縫合線的基本要素是葉和鞍。葉是縫合線向後彎曲的部分,鞍則是向前彎曲的部分。

按照葉和鞍的形態,可以將菊石縫合線歸納為無棱菊石式、棱菊石式、齒菊石式和菊石式。



     

   內蒙古的菊石化石〈拍自銀川奇石市場〉


三、菊石的學術價值


菊石化石均產於淺海沉積的地層中,並與許多海生生物化石共生。通過研究,推測菊石棲居在熱帶至溫帶的有一定深度的海域,

菊石是劃分和對比地層最有效的標準化石,可劃分出頗為精細的菊石帶。在中國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層中所含的各種菊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西藏的珠穆朗瑪峰地區有大量的菊石化石,甚至隨手可得,因為在2億多年前,那裏曾經是古喜馬拉雅海,由於造山運動,地殼上升,海底變成了高山。因此,生活在海洋底層的菊石,就呈現在地面上,成為喜馬拉雅山地殼運動變化的見證物,同時也為恢復當地的古生態環境的提供了有利的證據。 



     


 

      西藏的珠穆朗瑪峰的內膜菊石化石〈拍自拉薩色拉寺廣場〉
     


      西藏的珠穆朗瑪峰的外膜菊石化石〈拍自拉薩色拉寺廣場〉
     


        廣西的菊石化石外表已成玉化,紋路十分明顯。
     


未經拋光,展現原生殼移除後的原始狀態,可見縫合線邊緣較銳利,呈火焰型,才是正確可供分類的特徵。縫合線是菊石最迷人的特徵之一,他在菊石的結構上,是指腔室隔板與殼身的3D縫合面的輪廓線,雖然化石強調理性的科學,但縫合線的美,總是讓化石迷失去理性,而陷入欣賞這樣美麗花紋的泥掉中,無法自拔。因此這類保存良好的菊石賣相佳,價格也高,頗有商業的價值。
     


     經過拋光切片的局適合觀賞或裝飾品佩帶。
      

四、如何選購好的菊石化石呢?


 


母岩、尺寸、有無變形等都是可以考慮的因素,就如同其他的化石般,菊石化石的好壞並沒有定的標準,大小、保存狀況與稀有程度仍是價格參考的標準,目前在許多博物館或古物市場甚至禮品店內,都可以買到一些較小型的便宜菊石,仔細看似乎價格便宜,大小也還好,十分適合入門的實有門收藏或是當禮品送人,但想當成進一步的收藏品十分適合了,何以故?因為從品質與科學上的價值來說,這些菊石化石可以提供許多地質上的資訊。 



※五、結語:


在中國境內市場化石是允許買賣,但是不允許帶出境,包括菊石化石,所以臺胞到大陸旅遊只能用看的或拍照留念,以免觸法被沒收傷財又傷心,其實在臺灣的玉石市場或跳蚤市場就可以買到許多漂亮又便宜的菊石化石。


1、資料與結構圖摘自〈中國化石網〉


 


2、照片拍自中國奇石市場或博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