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市斗六國小門口圍牆的標示圖〈陳南榮攝影〉
斗六市的地名由來,因為史書文獻記載有限,甚至並未明確記載,百姓僅能根據市民口口相傳,因此名稱說法至今尚無確切的定論,由本文將以《雲林縣志稿》為主軸,間採民間資料、傳說、田野調查所得,探討「斗六門」、「斗六門柴里社」等名稱的由來。
本文將僅就各種可能的說法分述如下:
﹝一﹞、因歷史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得名
根據《雲林縣志稿卷首》史略篇,第五項 斗六(仇德哉1977:62):「《雲林文獻》創刊號謂:「斗六」二字為「番」語「捕鹿」之意,更有地方耆宿有謂「斗六」二字為「番」語「打鹿」之轉音,依據《雲林采訪冊》及《諸羅縣志》等書所載之「番」語對照,音、義均不符,此說亦屬人云亦云,難以致信。
斗六地名之由來,以荷蘭時期之臺灣番社戶口表,黃叔璥臺灣使槎錄,孫元衡赤崁集,鄭津梁氏斗六滄桑等均謂:「斗六」是由平埔族「番」語譯出,且多擇近音漢字以譯番語,譯音多以官話發音為準,但亦時以閩語、粵語之發音譯成者,如「斗六門」即以閩語之發音譯成漢字。平埔族中有一社位於柴裡 現斗六鎮三光里 ,致有「斗六門社」,或略為「斗六社」,以及「柴裡社」之稱,亦有連稱為「斗六柴裡社」。至康熙三十三年高拱乾纂臺灣府志有「柴裡斗六社」、「斗六門汎」、「斗六門山」等記載,由此可知最初以「番」社名譯出之「斗六門」,轉而為山名,又為地名,後來街市形成,於康熙五十六年修諸羅縣志,稱為「斗六門街」,光緒以前均以「斗六門街」「斗六門保」稱之,光緒間刪去「門」字,簡稱「斗六街」「斗六堡」。日據後至光復均於行政組織單位之支廳、郡、鎮之上冠以「斗六」,斗六之為地名,迄今未變。」
由以上文獻記載,在康熙末年時,該地墾成,乃譯斗六社之音為地名,稱為『斗六門』。加上『門』字,乃是因為當時其位置恰位於諸羅縣東方之門鎖重鎮,而有『斗六門』之稱。後來則去掉『門』字,改稱為『斗六』。在荷蘭時代,斗六地區就有「斗六柴裡」、「柴裡斗六」或「斗六門柴裡」等稱呼;「斗六門」係為平埔族洪雅族中羅茲亞族Tawrag的所在地的一個社名(斗六社或柴裡社),關於「斗六門」一音的由來多種說法,荷蘭人為便於人頭戶稅,至各地調查地名和人口數,就將地名稱為 Talackayan ,譯音斗六門柴裡社(由漢人通事譯成漢文),所指的就是現在斗六市三光里社區。
那時候,斗六門原野農業尚未開發,只有野生的雜糧和甘蔗林,山豬和鹿群奔馳於莿莽之中,真是守獵的好地方。可能係為平埔族人洪雅族狩獵時捕獲山鹿,歡喜之餘的咆哮聲歡呼「Da-lak-mon」,漢人聽不懂,只能跟著語音,音譯為「斗六門」。但另一種文獻的考據,指早期入墾的漢人,聽到平埔族自稱(Talack-Bayen),對漢人來說名稱太長了,因此僅簡稱前半段「Talack」,結果與河洛漢語「斗六」(Taulak)同音,當地又位居雲林縣出入山區與平地的「門」戶,地位險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稱之為「斗六門」。
因此「斗六門」的由來應由明末談起,明末,鄭成功光復台灣以後,其子鄭經繼業主政時,推行屯墾政策,鄭氏部將林圮,率領軍隊來雲林開闢草萊,拓殖礦野,斗六門首受其惠奠定了農業發展基礎。先賢連雅堂先生著作的《台灣通史》中,在<林圮列傳>裡,有如下兩段記載 :
「圮率所部赴斗六門開墾,其地為土番游獵,土沃泉甘,形式險要。圮至,築柵以居......圮之初拓斗六門也,斬荊棘,逐豺狼,經迎慘淡,未嘗一日安處......」
康熙五十六年(1717)陳夢林所修的《諸羅縣志》中,已有「斗六門庄」、「斗六門街」及「柴裡斗六社」等記載,可見至少在康熙晚期斗六地區的開發已有相當之基礎。此地方之移民大略已將該地開拓墾殖就緒,於是便以平埔族語「Tawrag」的近音字翻譯為漢字,又因此地恰位居於附近山區與平地出入之門口位置而取名為「斗六門」,並以此地作為諸羅東界之重要鎖鑰地區。清雍正十一年時於此地添設斗六門汛。
乾隆初年(1739),泉州人楊仲喜等人招集漢人開始為此地積極進行建設街肆之基礎開店行商,並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已大略形成市街之雛形;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時正式設置斗六門巡檢,並於乾隆二十九(1769年)年出版之《台灣府志》中首次出現「斗六門街」四字,斗六已有「堡」及「街」的記載。道光十五年(1853)改為斗六門縣丞,而清光緒年代的各樣文書之中也常出現關於「斗六街」的記載。
光緒十三年(1887)增設雲林縣,縣治設在林圯埔(今南投縣竹山鎮),由於林圯埔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於光緒十九年(1893)將縣治遷至斗六,隔年著手築城。日治時代,將台灣的行政區調整過數次,亦沿用斗六名稱,名為「台南州斗六郡斗六街」。至大正九年(1920)頒佈臺灣街庄條例,奠定了現今行政區的基礎,斗六成為臺南州斗六郡的郡治所在。台灣光復後,改為斗六鎮。於民國三十九年十月(1950)調整臺灣的行政區域,增設雲林縣,將縣治設在斗六鎮,直到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才改制為雲林縣斗六市,斗六市成為雲林縣的行政中心。
從以上許多史料中獲得佐證,斗六的開發時期,遠在三百年以上,農、商業的開發,在台灣中部腹地而言,仍屬率先開發的地區,因為斗六在歷史、地理位置是中南部首善之區,也是重要門戶,而有『斗六門』之稱呼。後來則去掉『門』字,改稱為『斗六』。
﹝二﹞、根據荷據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內資料而得名
根據荷據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
村落名 |
備考 |
1647年 |
1648年 |
1650年 |
1654年 |
1655年 |
1656年 |
Balauala |
|
82(27) |
72(27) |
|
|
|
|
Dovaha |
別名Talack |
317(93) |
305(100) |
379(122) |
323(113) |
396(120) |
512(161) |
Arrissangh |
別名Talack Bajen |
316(108) |
280(88) |
175(66) |
142(40) |
|
|
表中就留下三個村落的戶口資料,名叫「Balauala」、「Dovaha別名(Talack)」、「Arrissangh」。斗六著名史家鄭津梁認為戶口資料中村落名叫「Talack」為斗六門的閩語譯音,「Arrissangh」即指柴裡社。至於「Balauala」的音譯類似今天的「高林村」(即今古坑鄉高林村),高林村距離東和兩公里、距離斗六市五公里,因此研判高林村、東和至斗六市五公里的範圍,當時屬於斗六堡可能都是番社,是斗六門平埔族居住的地方。由史前時代斗六梅林遺址、番仔溝遺址考古出土文物以及清朝時期、日治時期等文獻資料和荷據時代記載幾個地名,可得到斗六在漢人未來之前,住著平埔族斗六門柴裡社人的佐證。
(三)、因名間傳說而得名
斗六地名自古以來,有幾種傳說,有關星座方面就有兩種說法:
傳說1
星座的傳說是根據《雲林縣志稿卷土地志勝蹟篇》(仇德哉1977:23)記載:『斗六地方,本來係平埔族中洪雅族,於清康熙末年移住在此開拓,結成部落。將洪雅族之歡喜感嘆詞作為地名,斗六乙句,意味深長,斗為泰山北斗,六為六合和平,日據時代亦沿用斗六街,光復後才改為斗六鎮』。
《雲林縣志稿卷首》史略篇,第五項 斗六(仇德哉1977:61)『斗六地名之由來有數種傳說,有關星座方面者有二,一謂「北斗星為牽牛星座,其數七,方位在北,其南則織女星座,其數六,今斗六之地,適居於北斗街之南故曰斗六」。一謂「斗六之名,以其地之位置於南斗星宿之直下,而此星神有六大門,以之為祥瑞,故稱斗六門。」此類星座之說,屢見於地方文獻,然欠科學根據。』
第一種說法是說北斗星為牽牛星座,其數七,方位在北,其南則織女星,其數為六,今天斗六適居於北斗星之南,故稱為『斗六』。
另一說法是說『斗六之名,以地理位置在南斗星宿之直下,而此星神有六大門,以之為祥瑞之數,故稱為斗六門。』此兩種星座之說,極欠科學的根據,故不足以採信。
傳說2
根據《雲林縣志稿卷首》史略篇,第五項 斗六(仇德哉1977:61)「臺灣民間傳說故事ㄧ書曾載有斗六之由來,大意謂古時之斗六,係因嘉義方面須新設一縣,兩地愛鄉之士均爭取縣治,以繁榮地方,各述鄉土優點,均勢在必得,使上峰難以決定,終以比地氣之重確定縣治,命兩方代表各攜本鄉土壤一斗至上峰秤量比較以為定。此比土重消息一出,嘉義方面以非得縣治不可,乃開會商討,如於土中攙沙,亦難以增加重量,如和之以水,易露破綻,最後決議於土中攙和大量食鹽,待秤量之日比較結果,嘉義之士一斗等於斗六之一斗六升,所以將斗六舊名廢除,定名為斗六。此說如參考臺灣開拓之歷史,誠為無稽之談也。」
據說當諸羅尚未擇定縣衙所在地之時,當時的斗六與諸羅二地之居民互不相讓,皆十分積極欲爭取縣衙之設置,使得官府甚為苦惱,於是便命令二地居民分別帶來一斗的土壤,秤秤看二地之土壤孰輕孰重,較重者便可成為縣衙所在地。因當時諸羅地方的居民,認為為了促進諸羅地方之繁榮發展,絕對必須要爭取到此次設置縣衙之機會,於是他們便在一斗之土壤中摻進了鹽巴,果然重量大大增加,而使得諸羅地方一斗土壤竟與斗六地方一斗六的土壤重量相同,於是諸羅勝出,成功地爭取到設置諸羅縣衙之機會,落選的那方,為記取這次的事件與教訓,於是將當地地名改為「斗六」。這種傳說只是百姓口傳記錄而已,無有力証據可佐證。
斗六與嘉義爭取縣址的經過,斗六雖然輸給嘉義,但從這件事中,顯示出斗六人的特質,做事規矩、老實。而斗六人之所以具有這樣的特質,和斗六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斗六土地平坦,東面有山脈屏障,平均地勢約五十公尺,地勢高、排水好,沒有淹水的顧慮,夏季颱風很少直接侵襲,冬季也沒有漫天風砂,土地肥沃,生活無虞,自然養成不疾不徐,保守、樸實勤儉的特性。
由於斗六人的這些特質,形成了一股濃厚的人情味,許多外地人在斗六工作,退休後大都長住在此。而且斗六人外出奮鬥,功成名就之後,也都十分關心鄉里的發展。只要有關地方上的事務,都會積極參與和爭取,例如爭取興建雲林醫院、工業區、國際水準的棒球場等順利設在斗六。
傳說3
斗六地名的由來,據說在清朝時期,有一位由唐山渡海來台的地理先生,在經過斗六之際,發現此地地靈人傑,卻未見有地名,遂以「南斗六星」為名,命名為斗六,自此之後,文人武士輩出。可是這種傳說只百姓口傳記錄而已,無有力証據可佐證
傳說4
斗六平原靠近山區,古時野鹿成群,客家話「打鹿」,是堂堂正正的漢語古音,因尾音略重,被清朝的縣官誤聽為「斗六門」,遂以「斗六門」通報朝廷,因此地方正式被稱為「斗六」。這種傳說也只是百姓口傳記錄而已,無有力証據可佐證
傳說5、一個人的名字而得名
根據《雲林縣志稿卷首》史略篇,第五項 斗六(仇德哉1977:61):「日人澤井直三郎所著《台灣地名解》記載:「斗六,因有斗六(人名)居住此地,故名。」
日據時期,日本人澤井直三郎所著《台灣地名解》中,說斗六是由「人名」轉化為地名。此種說法缺乏更多的資料引證,完全是杜撰的無稽之談,根本不足以採信。
﹝四﹞、有人認為清朝時在斗六設雲林城,因為有四個城門,所以才稱為斗六門。
根本《雲林文獻》記載:「清朝時斗六地區就不太平「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反」,例如林爽文之亂、戴潮春之役、張丙之役。清朝民間流行天地會的反清復明組織,當時倒滿復漢的意識高張,所以凡是縣治的地方,都築城以防反清革命。
《雲林縣志稿卷土地志勝蹟篇》(仇德哉1977:23)記載:「斗六堡在光緒十九年升格為縣治時,就計劃建署衙和縣城,十月份第六任知縣程森上任後,立刻捐建縣署,第二年光緒二十年四月成立雲林縣城工局,著手築城勉強築起一道夯土城牆,周圍長一千一百六十丈(約四千公尺左右)高五尺、寬八尺,外植刺竹,開闢東西南北四城門。」
《雲林文獻》第41輯<斗六史話>:「當時四個城門與城郊來往,刺竹外又挖鑿環城池壕溝;壕溝深七尺、寬八尺,城的中心點大約太平路的土地公廟(福德廟)城的東南方雲林溪環流,兩岸刺竹叢生,城北地形複雜,多處有沼澤。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土城未竣工,適逢日軍一萬多名,配合騎兵、砲兵,浩浩蕩蕩分兵三路,直撲雲林;斗六門保衛戰,從十月五日至七日,歷時三天血戰,戰況至為壯烈,日軍由城們攻入,抗日志士借土城發揮屏障之功,日軍死傷慘重,據說當時日軍屍體,填平城北壕溝,至今土城的遺址,只剩下城頂街和雲林溪讓後人憑弔。」
由以上記載斗六當時確實有雲林城,也有四個城門,但是土城未完工,於光緒二十一年十月,日軍攻斗六時城門已被毀,因此與斗六地名無關。
(五)、由番語『捕鹿、打鹿』時歡喜感嘆詞而得名
根據《雲林文獻創刊號》(仇德哉1977:60)記載:『斗六兩字是番語『捕鹿、打鹿』而來。在荷蘭人佔據臺灣時代,就有『斗六柴裡社』或『斗六門柴裡』之稱,後來為省略稱呼,作為『斗六』或『柴裡』或『柴里』﹝今為斗六市三光里﹞等稱呼。』文中柴裡社係洪雅平埔族的一個社名,因洪雅平埔族狩獵時,捕獲山鹿喜歡之餘,咆哮『ㄉㄨ.ㄌㄨ.ㄇㄣ』,此歡呼聲是平埔族歡喜慶賀之感嘆詞。斗六門實為『ㄉㄨ.ㄌㄨ.ㄇㄣ』轉音而來。」
臺灣民俗專家林衡道先生,在《鯤島探源》書中明確記載:「斗六原名斗六門,其得名的經過相當原始,也很有趣,以前居住此地的平埔族,他們在狩獵時,每次捕獲了山鹿,就會發出『ㄉㄨ ㄌㄨ.ㄇㄣ.』的歡叫聲,當年斗六門的地名,確實與平埔族有關。」「康熙年間,平埔蕃洪雅族在此定居開墾。「斗六門」,本來是洪雅族的一個社名,因洪雅族於狩獵捕獲山鹿,歡喜之餘的歡呼聲:「ㄉㄨ.ㄌㄨ.ㄇㄣ;ㄉㄨ .ㄌㄨ.ㄇㄣ」,斗六門因而得名,後來省略門字,就成了今天的斗六了。」
由史料證明臺灣在早期漢人來台時,臺灣到處都是野鹿奔跑,例如十七世紀初(明朝末期)陳第所寫的《東番記》(1603年)就說:「窮年捕鹿,鹿亦不竭」、「居常禁不許私捕鹿;冬,鹿群出,則約百十人即之,窮追既及,合圍衷之,鏢發命中,獲若丘陵,社社無不飽鹿者。」句中描述整年捕鹿;鹿的數量不減,平常不許私自捕鹿;直到冬天鹿群出沒,才派一百多人去捕鹿,收穫堆得像山坡一樣,每個人吃得肚皮都快撐破了。
從荷蘭佔據臺灣時期至清代初期,臺灣西部平原遍佈鹿群,但是那時候有不少人從事鹿皮、鹿脯等買賣,於是大量捕鹿。所以到了清康熙五十六年周鍾瑄在《諸羅縣志》雜記志、外紀(註1)記載:「三十年來附縣開墾者眾,鹿場悉為出;斗六門以下,鹿、獐鮮矣。」可見就現實的環境而言,後來因過度開墾,斗六門以下,鹿群已鮮少了。
清雍正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亦云:「………捕鹿,出此酒,沃以土,群坐地上,用木瓢或椰碗汲飲之,酒酣歌舞,夜深乃散。」而今此時此地彷彿回到過去,望見驃悍的勇士,腰配彎刀,手執鏢鎗,馳騁在這片荒野上,而驚慌失措的鹿群則四處逃竄,後來因過度殺戮,難逃消失在這塊寶島土地上的命運。
由以上歷史資料可證明,在漢人未來之前,斗六、梅林、湖山、番仔溝一帶應該是洪雅平埔族原住民的活動遺跡,處處綠草如茵,野鹿到處奔跑的樂園。斗六市早期漢人可能在十七世紀或更早漢人就渡海來墾殖,土地肥沃、容易灌溉、交通便利又到處是鹿群,應該是先民優先選擇移民的地區。斗六市具有這些優渥的條件,因此,地名的緣起是以洪雅平埔族原住民打獵歡呼聲譯音而得名的可能性較大,更何況近年來斗六梅林、番仔溝兩個史前遺址的出土大量文物,更增強它的可信度。因此由番語『捕鹿、打鹿』時歡喜感嘆詞而得名,斗六名稱來源的說法是比較能讓學者與民眾接受。
三、結語
斗六門的「門」不是真正的「門」而是譯音得名,近年來,有些藝術家替斗六市規劃時,常常出現「門」的概念,是不正確的。「六」不是數字的「6」,其實斗六的「六」是與「鹿」有關,例如大武郡社人唱的捕鹿歌如下:「覺夫麻熙蠻乙丹(今日歡會飲酒),麻覺音那麻斗六嗎(明日及早捕鹿)。麻熙棉達仔斗描(回到社中),描音那阿隴仔斗六府嗎(人人都要得鹿)。斗六府嗎麻力擺鄰(將鹿易銀完餉),嗄隨窪頑蠻乙(餉完再來會飲)。」(註2)句中斗六就是指「捕鹿或打鹿」。又如沙鹿的「鹿」的閩南語發音,「鹿」要念成閩南語「六」的音。
「斗六門」,本來是洪雅族的一個社名,因洪雅族於狩獵捕獲山鹿,歡喜之餘的歡呼聲:「ㄉㄨ.ㄌㄨ.ㄇㄣ;ㄉㄨ .ㄌㄨ.ㄇㄣ」,斗六門因而得名,後來省略門字,就成了今天的斗六了。梅花鹿是溫馴可愛的吉祥物 ,斗六國小校門口的圍牆上,已裝飾出斗六門的由來與鹿有關,極富有寓教於樂的意義。因此希望市政府能在重要路口或公園空地,設置與鹿有關的標誌,讓斗六市民明瞭斗六市的地名來源與鹿有關,能提昇斗六市的人文氣息。
(註1)、周鍾瑄《諸羅縣志》雜記志、外紀P298 臺灣文獻叢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註2)、清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P106臺灣文獻叢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參考書目
原典官方出版品
1、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2、陳國章:《臺灣地名辭典》上冊,台北:師大地理學系,1997。
3、陳國章《臺灣地名辭典》中冊,台北:師大地理學系,1998。
4、陳國章《臺灣地名辭典》下冊,台北:師大地理學系,1999。
5、《雲林文獻創刊號》 雲林縣政府(民66)
6、《雲林縣志稿卷土地志勝蹟篇》雲林縣政府(民66)
7、《臺灣地名辭書》卷九 雲林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列
8、《斗六市簡介》 斗六市公所
9、《雲林文獻》第41輯,雲林縣政府(民77)p.311~p.312。
10、《雲林縣志稿卷首》 疆域篇第二輯),雲林縣政府(民66)p.89~p.93。
11、《雲林縣志稿卷首》 史略篇第一輯,雲林縣政府出版。(民66)p.60~p.63。
12、《雲林風物誌》,雲林縣文獻委員會出版(民68)p.1~p.6/ p.21~p.22。
13、《雲林采風》,雲林縣政府及雲林縣文化中心出版。(民87)p.4~p.5。
14、《臺灣地名沿革》洪敏麟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15、周鍾瑄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16、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17、倪贊元 《雲林縣採訪冊》臺灣文獻叢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18、黃叔璥 《台海使槎錄》臺灣文獻業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19、《西螺鎮志》西螺鎮公所
20、《斗六市志》斗六市公所
專題論文
1、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台北:武陵書局,1937年。
2、李如龍:《地名與語言學論集》,福建:地圖出版社,1993年。
3、陳正祥:《臺灣地名辭典》,台北:南天書局,1993年。
4、洪英聖:《情歸故鄉(壹)‧總篇:台灣地名探索》,臺北市:時報文化,1995。
5、林衡道 楊鴻博《鯤島探源》稻田出版社1996年5月
6、雲林縣地方文化特色介紹(http://www.cca.gov.tw)。
7、斗六市公所網站,(http://www.touliucity.gov.tw)
8、雲林縣鎮東國小鄉土教材光碟資料。
二、期刊論文
1、蔡淑玲 <台灣閩南語地名的語言層次與文化層次 >
2、陳南榮 <斗六地名與打鹿有關>聯合報鄉情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