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斗六高中

DSCF0007  

斗六高中校史沿革展鴻圖                

圖/文 陳南榮(十七七屆校友、本校退休老師)

斗六地名的由來

斗六高中的命名直接以地名稱呼,身為斗中人不得不知斗六名稱來源和歷史文化背景。

斗六名稱來源是根據《雲林文獻創刊號》記載:『斗六兩字是番語『捕鹿、打鹿』而來。在荷蘭人佔據臺灣時代,就有『斗六柴裡社』或『斗六門柴裡』之稱,後來為省略稱呼,作為『斗六』或『柴裡』或『柴里』﹝今為斗六市三光里﹞等稱呼。』文中柴裡社係洪雅平埔族的一個社名,因洪雅平埔族狩獵時,捕獲山鹿喜歡之餘,咆哮『ㄉㄨㄌㄡ‧ㄇㄣ‧』,此歡呼聲是平埔族歡喜慶賀之感嘆詞,斗六門實為『ㄉㄨㄌㄨ‧ㄇㄣ‧』轉音而來。

在康熙末年時,該地墾成,乃譯斗六社之音為地名,稱為『斗六門』。加上『門』字,乃是因為當時其位置恰位於諸羅縣東方之門鎖重鎮,而有『斗六門』之稱。後來則去掉『門』字,改稱為『斗六』。在荷蘭時代,斗六地區就有「斗六柴裡」、「柴裡斗六」或「斗六門柴裡」等稱呼;「斗六門」係為平埔族洪雅族中羅茲亞族Tawrag的所在地的一個社名(斗六社或柴裡社),關於「斗六門」一音的由來多種說法,荷蘭人為便於人頭戶稅,至各地調查地名和人口數,就將地名稱為 Talackayan ,譯音斗六門柴裡社(由漢人通事譯成漢文),所指的就是現在斗六市三光里社區。

 那時候,斗六門原野農業尚未開發,只有野生的雜糧和甘蔗林,山豬和鹿群奔馳於莿莽之中,真是守獵的好地方。可能為平埔族人洪雅族狩獵時捕獲山鹿,歡喜之餘的咆哮聲歡呼「Da-lak-mon」,漢人聽不懂,只能跟著語音,音譯為「斗六門」。但另一種文獻的考據,指早期入墾的漢人,聽到平埔族自稱(Talack-Bayen),對漢人來說名稱太長了,因此僅簡稱前半段「Talack」,結果與河洛漢語「斗六」(Taulak)同音,當地又位居雲林縣出入山區與平地的「門」戶,地位險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稱之為「斗六門」。

根據《雲林縣志稿卷土地志勝蹟篇》記載:『斗六地方,本來係平埔族中的洪雅族,於清康熙末年移住在此開拓,結成部落。將洪雅族之歡喜感嘆詞作為地名,斗六乙句,意味深長,斗為泰山北斗,六為六合和平,日據時代亦沿用斗六街,光復後才改為斗六鎮,民國六十九年升格為斗六市。』

康熙五十六年(1717)陳夢林所修的《諸羅縣志》中,已有「斗六門庄」、「斗六門街」及「柴裡斗六社」等記載,可見至少在康熙晚期斗六地區的開發已有相當之基礎。此地方之移民大略已將該地開拓墾殖就緒,於是便以平埔族語「Tawrag」的近音字翻譯為漢字,又因此地恰位居於附近山區與平地出入之門口位置而取名為「斗六門」,並以此地作為諸羅東界之重要鎖鑰地區。清雍正十一年時於此地添設斗六門汛。

乾隆初年(1739),泉州人楊仲喜等人招集漢人開始為此地積極進行建設街肆之基礎開店行商,並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已大略形成市街之雛形;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時正式設置斗六門巡檢,並於乾隆二十九(1769年)年出版之《台灣府志》中首次出現「斗六門街」四字,斗六已有「堡」及「街」的記載。道光十五年(1853)改為斗六門縣丞,而清光緒年代的各樣文書之中亦常出現關於「斗六街」之記載。

光緒十三年(1887)增設雲林縣,縣治設在林圯埔(今南投縣竹山鎮),由於林圯埔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於光緒十九年(1893)將縣治遷至斗六,隔年著手築城。日治時代,將台灣的行政區調整過數次,亦沿用斗六名稱,名為「台南州斗六郡斗六街」。至大正九年(1920)頒佈臺灣街庄條例,奠定了現今行政區的基礎,斗六成為臺南州斗六郡的郡治所在。台灣光復後,改為斗六鎮。於民國三十九年十月(1950)調整臺灣的行政區域,增設雲林縣,將縣治設在斗六鎮,直到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才改制為雲林縣斗六市,斗六市成為雲林縣的行政中心。

※本文參考《斗六市志歷史文化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