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林縣濁水溪畔客家族群的菸樓
十幾年前濁水溪畔客家族群的菸樓田野調查資料。
 一、前言
每當人們走過彰雲大橋,會看到雲林縣濁水溪畔,矗立著幾十座古樸的菸樓;「菸樓」又稱為「煙焙」、「煙寮」。
根據史料記載,昭和十四年(一九三九年)左右,日人將菸草引進臺灣,於是一幢幢頂著天窗的「菸樓」,才逐漸在平原上聳立著。由於臺灣的氣候適宜種植菸草,可是栽種菸草需要大量人力,在家族人口充足無虞的客家庄正符合這種條件,因此菸業成為臺灣客家庄產業結構中重要的一環,一九五0年左右達到高峰期時,雲林縣是臺灣最主要的菸業生產地之一,目前保存菸樓最多而且比較完整的地區,要算是濁水溪畔客家族群的菸樓了。
二、走入社區調查菸樓
筆者於十幾年前就開始調查雲林縣菸樓分佈概況,適逢為承辦二00三年福佬客文化節「相約在雲林」活動,負責福佬客文物部份,將以福佬客茲族群的菸樓設計作為精神指標,期盼吸引更多福佬客走出來共同參與,並以身為福佬客為傲。激發福佬客的自覺,讓福佬客能深入了解客家文化,也讓各族群互相欣賞認識,進而促進族群融合,呈現客家文化活力,使雲林縣縣客籍祖先篳路藍縷的過程及對後代子孫的影響與啟發。
根據筆者調查:「日據時代至臺灣光復初期,由臺灣北部新竹、苗栗一帶的客家人,一部分遷徙至雲林縣濁水溪畔一號、二號、三號等水門附近開墾,社區的名稱有烏塗、觸口、玉蘭花、鉛片厝、彭厝、林北等社區,目前人口數約七百人、戶數約一百一十戶,總稱為雲林縣北部客;這批北部客當初來雲林縣開墾時,因濁水溪時常氾濫成災,致使雲林縣濁水溪畔的土質肥沃,十分適合種植菸草,尤其林內鄉烏塗村、二號、三號水門附近社區,在早期盛行種植菸葉,因此用來烘乾菸葉的菸樓才隨處可見。」
根據林北社區總幹事王麗娟說:「根據調查雲林縣濁水溪畔林北社區,目前尚存菸樓二十三座〈完整十八支、殘缺五支〉,最早者大約一九三九年建造是屬於大阪式菸樓。想當年農村小孩往往趁著起火時,偷偷丟進蕃薯、芋頭,但隨著製菸產業變遷,菸樓有的已荒廢,有的已加蓋做其他用途。種植菸草事早期雲林縣濁水溪畔農村經濟命脈之一,也是農村小孩童年記憶的菸樓,隨著歲月增長已逐漸走入歷史。」
筆者又根據林北社區營造員黃秀雲說:「臺灣在日治時代結束後,菸葉在公賣局推廣種植下,曾經是雲林縣濁水溪畔農村重要經濟命脈,由於公賣局規定菸農必須將菸葉烘乾後,依等級交貨,因此採收菸葉後,用來乾燻的廠房便應運而生,用來乾燻的廠房就是菸樓,雲林縣濁水溪畔林內、二崙、西螺一帶,以前都有菸樓蹤跡。
菸樓早期是土角厝,高二層約八米,最上端一層被稱為「太子樓」的通風口,是水蒸氣排放的煙囪,多數採長方形建築,今日村一帶有整庄將舊的菸樓加以隔間,甚至水泥修補後改作居住的情形。
早期隨處可見的菸樓多圍繞在市郊鄰近鄉鎮,顯示初期生意興隆時,公賣局為節省原料運送成本,將生產地集中在市郊。林內鄉菸樓構造分成煙燻室、貯藏室、晾曬室、燃料室等,燻菸是先在燃料室以龍眼樹枝生火,將熱氣透過鐵管引到上層貯藏室,將菸葉烘乾,功夫不到家的菸農,常白白糟蹋菸葉。
燻菸前,菸葉必須先晾乾,經過四、五天的烘乾過程,菸葉由綠轉金黃,烘烤過後要分級包裝。在烘乾過程中,溫度需隨時間遞減。農村小孩子從小練就一身本領,視溫度高低而烘烤不同種類的零嘴,如玉米、蕃薯、芋頭、烤魚、雞等。舊式菸樓必須燒木材,溫度不好控制,烘出的品質不穩定,因此菸農改用燃油烘乾菸葉,但因舊式菸樓無法燃油,菸樓也就隨之荒廢了,實在可惜,假使能夠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原理,經過設計規劃,將成地方的文化特色,對地方文化產業一定有幫助。」
三、種植菸草的過程
目前還種菸草的菸農黃雙源說:「在民國3、40年代,人民生活困苦,為增加收入,因此在政府獎勵下,農民樂意種植菸草,雖然耗費相當多的人力,但因為較種植稻子收入還多,所以農民樂意參與。想種植煙草,首先須向公賣局申請許可登記證,有許可證方能種植。
農民若擁有6分地即可申請許可,必須當年種植情況良好,次年公賣局才會獎勵農民,允許農民可將種植面積增加一分地,最高可增加到1甲2分地,超過1甲2分地,可再申請1支菸焙。
種植菸草有誘人的利多,但想投入的人數仍極其有限?主要因為一般人無經濟能力蓋烘焙屋,另一原因是土質因素,至於靠海地區少人種植,是因為在海風吹襲下菸葉長不好,收入不多,所以比較少人種植。
菸草是屬於中間作的產物,約每年國曆8月15日於苗圃灑下煙仔;菸仔約7天會出苗,為避免煙苗被強烈陽光照射,菸農會以一層絲布覆蓋,蓋約兩個星期再將煙苗移植到塑膠盒上,再以黑網覆蓋三天,紗網覆蓋二天。從播仔到育苗完成,總計不超過38天。
公賣局規定一甲地不得超過15400株,故行距都有規定,也就是行距為4英尺,列距為2英尺左右。每年國曆9月底10月初是最佳移苗期。菸苗移到煙田後,不需再施肥、農藥及灌溉,45天菸樹會開花,長高到4英尺左右,進行切心工作(讓葉子長得更好),移苗後經過85天的生長期,即可採收。
採收時,由最下層菸葉開始採收,依序往上曾採收。一甲農地約可分3次採收。每年冬至或12月底開始採收。接下來是乾燥的工作必須利用乾燥機;乾燥機有兩種分別為:
1.大阪式(舊式):用黑油、煤炭燃燒,佔地最少30坪,但溫度不易控制。
2.堆積式:電腦控制,佔地少,溫度易控制。溫度控制在70度左右,能烘出最好的煙葉,經8天烘培時間,黃色菸葉最為漂亮。
最後步驟是分級,菸葉經烘乾後必須進行分級。公賣局定有14個分類及價格,菸農憑其過往經驗自行分級;分級完畢後裝運售予公賣局,每年3、4月菸農一年一度的大盛會。在此期間,菸農將分級好的菸葉打包送往輔導站,公賣局派技術人員於此作鑑定工作,並進行收購。
雲林縣公賣局最早是設於斗六市愛國街,附設有煙草局輔導站,民國五十幾年後移到西平路,輔導站平時工作就是輔導菸農有關種植事宜,包括菸仔、肥料、農藥等購買事宜,該建築物目前已猜拆除了。」
四、結論
種植菸業的全盛時期,直至一九七O年代,在臺灣的經濟及產業結構轉變,及大量農村人口外移的衝擊下,才逐漸結束,菸樓也從此沒落逐漸凋零,有的已拆除;有的改建。隨著煙草業的沒落,菸樓原有的用途也跟著消失,而只徒留它的舊殼,讓人們緬懷它,菸樓曾為雲林地區帶來的興盛繁榮,也提醒著人們別忘了它曾走過煙草的歲月。
雲林縣確實曾是煙草的集散地,早期除了林內鄉濁水溪畔三號水門附近村莊之外,在斗六、古坑地區原有許多種煙草的人家,尤其在斗六保長里、牛挑灣、古坑永光一帶,種煙草的情況非常盛行,菸樓不少,但今天已不見蹤影了,實在可惜。因此今天在濁水溪畔還能看到菸樓的芳蹤誠屬可貴,下次您走過彰雲大橋,可別忘了多看它一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