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南榮〉


一、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由來,臺灣民間傳說:二千年前,佛教傳入中國,當第一次月圓的時候,人們隱隱約約可以見到月光下有一群天神在翩翩飛舞,有一年浮雲遮敝了天空,人們突然不見天神蹤跡,十分恐慌,於是紛紛點火把,照亮天空,找尋天神,自此以後,雖然看不見天神,人人卻仍年年點燃火把找尋天神,相延成襲,就變成一種風俗了,所以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或上元節。


二、花燈競賽及猜燈謎


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個高潮,家家戶戶皆熱鬧慶祝,稱小過年。元宵節的夜晚,臺灣早期處處可見兒童手提燈籠外出嬉戲,各地的廟宇也會張燈結綵,高搭彩棚,展示各式飛禽走獸、花鳥人物及古今人物的花燈,並舉辦花燈競賽及猜燈謎。
燈謎則是將謎語貼在花燈上,讓人們一邊賞燈,一邊猜謎,由於燈謎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射中,因此有「燈虎」別名。而燈謎的謎面包羅萬象,不分古今中外,無論是詩詞文章,花鳥走獸或是現代名稱物品、動腦急轉彎等等,只要是眾所周知的事物,又能和謎底吻合都可以,但如何作得巧,作得有趣味就是大學問了,所以燈謎可說是臺灣人智慧的結晶。


三、吃元宵


臺灣元宵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就是吃元宵,表示平安、團圓。元宵即為南方所稱的湯圓,元宵製作方式因地而異,但都以糯米粉為皮,餡的種類很多,一般而言,元宵用籮框滾動,湯圓則以手心搓揉,將之製成一顆顆圓滾滾的美味點心,吃法可以帶湯吃,也可以炸著吃,各地風味不同。 


四、炸寒單爺


臺灣元宵節最特殊的活動例如北部的放天燈、雲林縣的吃飯攤、臺東炸寒單爺、臺南縣鹽水蜂炮等。
炸寒單爺的活動,相傳日據時期,在台北大稻埕、宜蘭頭城以及花蓮玉里等地都有炸寒單爺的活動,不過日期並不在同一天;光復以後元宵節僅有在花蓮玉里、台東、台北野柳、北投地區仍保存著這項習俗。


五、臺南縣鹽水蜂炮


犁蜂炮是鹽水鎮最具代表性的元宵節民俗活動,已流傳兩百多年的鹽水蜂炮,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蜂炮係因裝置密密麻麻的沖天炮,有如蜂巢成千上萬的沖天炮點燃後,像蜜蜂般漫天飛舞,聲響嗡嗡刺耳如蜜蜂的叫聲而得名。


當地民眾認為蜂炮城做得越大、蜂仔放得越多,表示來年越旺盛。 所以在元宵節當天鹽水鎮鎮民十分歡迎中外遊客到鹽水,每年均吸引超過十萬人擁入鹽水鎮,享受全省聞名的蜂炮大餐。
鹽水蜂炮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來源之說已無文獻可考,相傳清光緒初年,鹽水鎮因瘟疫肆虐二十餘年,人煙稀少、田園荒蕪,倖存的居民在關帝君祭日,請求關老爺出巡獲得應允,居民乃於元宵時節,以各式陣頭虔誠地恭請關公及眾神出巡繞境,沿途並大放煙火炮竹,助其聲威並驅逐邪疫,瘟疫竟因而絕跡。從此以後,鹽水鎮人每年都要恭請關老爺出巡,並競放鞭炮,相沿至今,發展成深具特色的鹽水蜂炮盛會。


由於每年皆有民眾參加蜂炮活動時受傷,所以參觀民眾必須戴全罩式安全帽、穿棉質外衣或夾克、棉質牛仔長褲、棉質或真皮手套、棉質口罩、棉質毛巾、長筒運動休閒鞋等防護措施,不要穿易燃尼龍衣料,以免於受傷。依筆者十幾年來觀賞鹽水蜂炮的經驗,有了安全的裝備後,觀賞蜂炮應隨神轎前往或定點守候觀賞,觀賞時不要躲躲藏藏,應盡量靠近炮城,在炮城兩側觀賞或站在神轎前背向炮城近距離犁蜂炮,既安全又刺激,犁炮的感覺背部舒服又刺激,據說會去霉運,因為放蜂炮目的是要射神轎的神明讓神明發威,您接受了蜂炮事業自然也會發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