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七十一年,我帶家人到東海岸玩,在海邊撿到的這顆有魚圖案的圖樣石,可能就是臺灣最早發現的南田石。這顆有魚圖案的圖樣石記錄在《臺灣雅石》第111頁。
南田石〈攝於2007年彰化縣雅石展〉
最近看了滌塵雅石的部落格,石頭蘇的南田石故事及彩陶石的故事,文中提到已故康龍河先生的事蹟,筆者有感於石界老友已有幾人凋零了,於是將我知道的細節改寫,真相公佈於世,以供石友參考。
南田石〈攝於2007年彰化縣雅石展〉
早期圖樣石分佈於臺灣西部各河流,以臺灣第一大溪濁水溪產量最多,二水地區推廣最成功。正當臺灣雅石最熱絡時,紋樣石並不被石友或石商看好,因為量太多又是硬砂岩,石質不夠硬,撿紋樣石卻是臺灣雅石初入門者的最愛,容易學又不必花錢,到河床走走喜歡就可以帶回家,既健康又怡情的活動。民國七十一年,我帶家人到東海岸玩就在海邊撿到一顆有魚圖案的圖樣石,放在魚箱內栩栩如生。到了民國八十年開始寫《臺灣雅石》蒐集全國雅石資料將這顆石頭歸類為東海岸圖樣石,每次到臺東、花蓮找雅石,必須由楓港遶很久的山路,到達達仁、大武必須休息吃飯,也會到海邊走走發現許多海岸石圓圓的,表面十分光滑,當時南田的石頭在當地只是被當成一般建材的石頭而已。十幾年前,南田村這個石場,很少有人知道。因為當時石友都在瘋台東西瓜石、花蓮金金瓜石、埔里黑膽石、關西黑石等傳統名石,除非有很特殊的圖案,誰會注意東海岸圖樣石和南田村。
南田石 司木炎〈攝於2007年彰化縣雅石展〉
到了民國八十五年以後大陸石、印尼石進口太多,又加上臺灣經濟開始蕭條,到了民國九十年石界走下坡,石店大多關門,各縣市石頭協會大多不疾而終。在這期間臺灣竟然出現玩賞南田石的熱潮,確實是值得大家探究的問題。
提起南田石,就必須先說圖樣石;圖樣石又稱紋樣石是指石面上白石英條紋,自然形成的黑白分明圖案。南田村是台東縣達仁鄉,最南端且靠海的一個原住民小村落,全村約100人,外流嚴重。它位於南迴公路東端,正要轉北的海邊,可撿石的海岸長度約10公里,因出產硬沙岩的石頭,被稱為南田石;南田石有圓球形、橢圓形、瓜形、人物形、山水景觀形或抽象等造型。尤其抽象者,以線條變化為主,其中有的像中國書法的筆法一點、一捺、一撇、一彎、一勾、一落、一撩等特性。
南田石〈攝於2007年彰化縣雅石展〉
當時臺南有位石商康龍河先生,常載雅石到各縣市展覽和兜售;他也時常載雅石到斗六兜售,常常與筆者喝茶談論賞石的理論。康先生有鑑於台灣石場有限而且產量愈少,於是有環島覓石旅行的壯舉。有一天,他不經意的來到南田海邊,習慣性地到海灘走走,一到海灘康先生就發現這裡的石頭與眾不同。它有著柔順的線條、光滑的肌膚、遇水黝黑的顏色,加以石面上附有白色且有韻味的簡單線條,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讓他驚嘆真是大自然的傑作,心想若能介紹給石友應該會有賣點。他下定決心來南田租了一間小房子,住下來以便就近撿石頭。撿石頭成為那段時間他唯一的工作,每天一睜眼就是往海邊去撿石頭,撿了一堆又一堆,從屋內堆到屋外,由此可見當時南田石的量還真多,可惜的是康先生的那批石頭,剛推出之際,乏人問津。後來,那批石頭在康 先生生活極端困苦時,被某石商以低價買走。至於那位石商怎麼賣、賣到哪裡、價格好不好?就不得而知了。事實上,在康先生過世前,南田石在台灣尚未造成轟動是事實。
2000年〈民國八十九年〉張慶福先生我在參觀彰化石展時認識,張先生對臺灣雅石的推廣十分熱心,有意結合全國石界的力量到斗六市找筆者商討,當時我提供一些臺灣雅石的資料給他。到了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初,張慶福先生竟然出現南田村,他追隨康龍河先生的腳步,從彰化離鄉背井到南田村開店。不同的是張先生有長久打算住在南田。所以,一個人在哪裡租屋開店,地點就在南迴公路進入南田村小路的交叉路口旁,店名叫做「南田石友休息站」。
聽說張慶福先生在南田的日子並不寂寞,早上撿石頭,下午就整理石頭與賣石頭,晚上會有人來串門子。尤其是當地南田村的原住民,請教他與石頭有關的事情。漸漸地張先生得到當地居民的信任與愛戴,竟成為他們的雅石指導老師,經由張老師的啟發,南田村居民的賞石概念進步神速,當地有原住民開始撿南田石。
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的上半年,張慶福先生有感於石界對南田石的認識尚不夠,同時市場景氣低迷,乃構思籌組跨縣市的大型石會,集合更多的愛石人士,共同推動南田石的賞石活動。於是開始聯絡全台賞石界有力之士,請其出面共同籌組南田石會。張先生在往後的一年當中,南北奔波,車行數萬公里,進行溝通與協調的工作。當時他身上不太是很有錢時常隨便買個饅頭充飢或露宿在二手休旅車上。如此,前前後後花費不計其數。但是石界人士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更有人懷疑張先生的動機與能力,使這項工作增添無數變數。本以為工作就要失敗了,幸好張先生的熱誠與努力,感動了數位石界大老,及為數不少的南田石愛好者認同張先生的理念與構想,值得大家試試看,於是就主動協助籌組石會的相關工作。
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8月,大夥們在台東市一家餐廳,召開發起人會議及第一次籌備會。會中公推張慶福先生為籌備會主任委員,討論南田石定位的問題與立案的時程,通過了台灣圖案石協會的提案。經過努力終於經主管機關核准成立『台灣圖案石協會』。
2004年〈民國九十三年〉6月10日成立大會,如期在嘉義縣中埔鄉沄水村,豐山生態園區盛大舉行。開幕式中有舞獅、有舞蹈、也有台灣鄉土民謠演奏...等節目,現場非常熱鬧。成立大會由 張慶福 先生主持,先通過組織章程,隨後選出理監事及理事長,並推選各區區會長與各縣市主任、秘書等。『台灣圖案石協會』於是正式成立,第一屆理事長為台北縣的 秦清善先生,秘書長為高雄市的薛增財先生。
2004年〈民國九十三年〉8月,台灣圖案石協會第一屆第一次會員成果展,在台東縣大武鄉大武國小,盛大舉行。鄉公所破紀錄的撥了50萬元共襄盛舉。同時總參展件數,超過500件,也打破了台灣歷年來各協會石展的紀錄,參觀人數眾多,甚至也有遠從韓國、日本特地來參觀的國際石友。
回顧南田石的推廣過程,從發現到成立專屬的石會止,真是歷經千辛萬苦,而且耗費了許多人寶貴的時間、金錢與精力,工程浩大。若不是當初康龍河先生的發現並推廣南田石,與張慶福先生的熱心奔走,台灣圖案石協會也不會成立,廣大的石友也不會齊聚一堂,共同分享南田石之美。僅以此文紀念康龍河先生,並感謝張慶幅先生和許多熱心石友推廣台灣圖案石的辛勞。如果有好奇的石友問這股玩賞南田石的熱潮,在臺灣到底會維持多久?答案是請他去問上帝了,因為玩石頭喜歡就好。
〈本文參考滌塵雅石的部落格,石頭蘇的南田石故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