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銀幣又稱「佛頭銀」,清朝年間是台灣廣為流通的貨幣之一,當年的土地買賣幾乎都以此為交易。西班牙銀幣見證二百多年前的貨幣歷史,稀有珍貴。
根據清雍正二年黃叔璥所撰寫的「台海使槎錄」赤崁筆談章中記載,「交易最尚番錢,紅毛所鑄銀幣也」其中的番錢指的就是西班牙銀幣佛頭銀,又稱佛面銀或佛銀。
佛頭銀,鑄造於一七七三年,距今已二百多年,正面是卡羅路士三世的側面肖像,由於是高鼻子、捲髮造型的外國人,被當時人稱為「佛頭銀」。
清朝年間台灣通用的貨幣有百餘種,其中有清國鑄造的硬幣、私人錢莊發行的紙幣,還有包括英國、西班牙、荷蘭等國鑄造的「番幣」,而在當時人的心目中,番幣的價值顯然高於官票或是清朝錢幣,在重大交易時,才會選定以佛頭銀來計價。
除了佛銀,當時還有一種英國鑄造的銀幣「紋銀」,正面是鐵甲武士手執英國國徽的盾牌,另手執三叉槍,背景是一艘帆船,背面有中文字「壹圓」及「壽」的古字,兩旁有滿文及花紋圖飾,一般人慣以「紋銀」稱之。
《台灣府誌》記載『番銀』普及的程度:「臺地交易最尚番錢,紅毛所鑄銀幣也。」臺灣早期民間古書契,記錄民眾稅收、買賣房地產,都直接收取番銀、佛銀(印有歐洲皇室肖像,台灣人稱之為佛銀)。台灣從16世紀,航海貿易就很發達,曾以出口鹿皮、甘蔗、樟腦聞名於世,原住民曾賣子女,給荷蘭人當奴僕,13歲青年價值10銀元。」
台灣因位居東北亞、東南亞海陸要衝,自17世紀被荷蘭殖民來,航海貿易旺盛,強權西班牙及其殖民國的錢幣,都曾登陸流通。19 世紀鴉片戰爭,台灣被迫開港,各國「貿易銀」湧進,民間還訂有清朝庫兩與外來番銀的匯兌標準,外籍傳教士稱台灣是「大清帝國最進步的一省」,不無道理。《圖/文陳南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