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公里處,始刻于南宋淳熙六年(西元1179年),至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結束。寶頂山石刻以聖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萬尊,題材主要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群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勝地,展現了宋代(西元9601278年)石刻藝術的精華。



寶頂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情景之廣泛,幾乎應有盡有,頗似西元12世紀至13世紀中葉間(宋代)的一座民間民俗畫廊。無論王公大臣、官紳士庶、漁樵耕讀,各類人物皆栩栩如生。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可以說是一幅生動的歷史生活畫卷,它從各個側面濃縮地反映了西元913世紀間(晚唐、五代和兩宋時期)的中國社會生活。





 














大足石刻作為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產物,便是其重要的例證。一方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大主體的儒家、道教及佛教,在其長期的發展之中,趨勢是由“相互對抗”走向“相互融合”,使原本屬於佛教產物的石窟藝術為道教和儒家所借用,且三教創始人不分高下的出現在同一個石窟之中。大足石刻中有釋、道、儒三教分別造像者,有佛、道合一和三教合一造像者。這些造像表明,西元1013世紀,“孔、老、釋迎皆至聖,懲惡助善,同歸的三教合流的社會思潮已鞏固;世俗信仰對於三教的宗教界線已日漸淡漠。另一方面,大足石刻豐富多樣的造像題材又有力地反映出這一時期源於印度的佛教神抵和道教早期的神仙系統已與中國民俗信仰的神靈融合,呈現出信仰多元化的趨勢。大足石刻所展示出的這種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成為後世民間信仰影響深遠。〈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