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前言


為了深度瞭解黃河石,2009年八月十日再往距離蘭州市八十公里的劉家峽與炳靈寺、石窟前進,一大早在蘭州市坐中巴再轉小客車進入水庫上游的劉家峽,沿途看到黃土高原的景觀與梯田,路旁掉落的石頭被大水沖入黃河就是黃河石了,根據我觀察路旁奇石數量龐大,隨手可得,因道路灣曲狹小、泥濘難走,很少遊客進入,是黃河奇石的處女地。


〈※我堅持用傳統相機拍攝風景,所以以下照片是用nikon傳統相機拍攝再翻成數位檔案。〉


     


這顆牛頭圖案的奇石帶回來了,因為我屬牛,對牛特別偏好,所以帶回來作紀念。
      



劉家峽水庫上方的梯田景觀


二、劉家峽水庫


劉家峽水庫位於青海與甘肅交界處,在甘肅臨夏永靖縣城西南公里處,距離甘肅省會蘭州市西南約八十公里。是黃河的上游,黃河河水來到這裏,轉了一個九十度急彎,然後穿過峽谷向西流去。劉家峽水庫具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稱為高原明珠。





     

姊妹峰


遊客可乘小客車或遊艇溯黃河而上,入峽奇峰對峙,出峽就是高山湖,水天一色,景色十分亮麗。往西行就到達炳靈寺石窟。山口有姊妹峰,形態婀娜多姿,酷似笑迎賓客。周圍有鴛鴦洞、藥水泉等勝境,山青水秀,峰險石奇,猶如水上奇石。
               


水上奇石景觀


站在炳靈寺碼頭看到眼前的美景,想起劉禹錫的詩「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三、炳靈寺與石窟

炳靈寺是中國著名的石窟寺,位於甘肅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後曆有龍興寺、靈岩寺之稱。明永樂年後,取藏語十萬佛的譯音,或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敦煌莫高窟以壁畫見長,麥積山石窟以泥塑見長,炳靈寺以石雕而著名,其藝術價值僅次於敦煌莫高窟。



      

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佈在大寺溝兩岸的紅沙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創建于西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現存窟龕183個,造像近800身,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種,壁畫約900平方米。其中169窟開鑿于一天然石洞中,規模最大。浮雕石塔25座。炳靈寺石窟雕像776軀,其中石像694軀,泥塑82軀,主要人物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無量壽佛、彌勒佛以及各種菩薩、佛等。造型概括,手法簡練,肢體半裸,衣裙飛動,姿態優雅,靜中有動,比例協調,充分體現西北渾厚粗獷之神韻。
     



172號窟的佛像高達27米,是炳靈寺石窟中最為高大的一座,如今雖已是遍體鱗傷,維修中卻仍默默地注視著溝對岸的那座炳靈寺,兩者之間有一座石橋相聯,寺廟顯然是經過重修了。因為單位嚴禁遊客拍攝洞窟石雕像,否則會被保安沒收相機,因為石雕像在野外經年累月風吹雨打,看到的不是手殘就是斷頭,維護不是很好,站在保護文物的立場不准遊客拍照是對的,筆者只好在對岸由遠處快拍一張也值得了。〈圖/陳南榮 .文/參考中國旅遊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