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斗六市菜公莊五里亭。













斗六市菜公莊五里亭位於雲林溪上游斗六市往溪邊厝(東和)的路上。
清代雲林縣採訪冊記載:『溪邊厝街在縣城東南五里。」可能當時村子裡的百姓才訂名為五里亭,實際上由斗六市成功路到菜公莊五里亭才三公里,研判當時因為斗六往溪邊厝(東和)是斗六丘陵地有上坡的現象,以前交通不方便,路是沙土路,百姓都是走路或騎腳踏車.坐牛車,到了五里亭腳酸了,要休息一下喝茶再趕路,尤其五里亭路旁有兩棵大榕樹可以遮陽,還有善心人士放一大壺茶水叫做奉茶。
後來擴寬了149公路,有台西客運下車處的站牌,現在的五里亭是經過改造設計後的作品不是原來的模樣。
記得民國四十六年讀鎮西國小一年級時,第一次逺足就是到五里亭,印象十分深刻,是小時候最甜美的回憶。
小時候能上學讀書是最快樂的事,因為有新的卡基衣服穿,平常只能穿麵粉袋製成的衣服,遠足當天很快樂,鎮西國小的校門在西平路,離我家西莊尾很近,當時鎮西國小進入校門口有一座大型的鳥籠左邊是禮堂,教室和辦公室都是日本公學校留下的木造房子。
早上排隊由校門口出發,前面也是木造的日本宿舍,經過邮局看到洗石子的斗六橋和雲林溪,走太平路看到兩旁的洋樓房有中藥房.西裝店.古董店,由土地公廟右轉成功路看到教堂,經過斗六家職學校門口,再經過砲臺子看到落腳陂,路两旁都是很矮的竹館厝和菜園,當時沒有外環路,到了現在的公正派出所全部是墳墓,馬路很小兩旁長滿蘆葦和竹林的荒郊野外,走到了五里亭汗流浹背,休息擦汗喝水吃自己帶的飯盒再走回學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