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雲林斗六農具概說:
 雲林縣是一個農業縣以農業首都為傲,先民在進入雲林平原開水圳,闢良田建立街莊,無不須仰賴工具,最早的生產工具大多由農民就地取材自行打造,製造漁撈和農耕工具,使用材料以竹、木、鐵為主,因為台灣盛產竹子所以工具材料以竹子最為普遍,工具器物以實用為目的,因此造形力求樸實堅固耐用。
康熙.乾隆年間雲林縣與泉州.漳州對口貿易,大陸的工匠受聘來台工作,並傳授技藝,使各種工藝在彰化平原落地生根,從「內地化」逐漸「在地化」,因而產生精緻的工藝。
基本上台灣的農工器物和大陸華南地區水田器物同一系統,生產方式大致相同,農民順應四時使用農率器物;如碌碡、犁耙、鋤頭、風鼓、連枷、水車、割耙、摔桶...等,這些農具以人力或獸力操作,台灣農耕項目多樣所以同一樣器物,可以使用於種植不同作物。
河川溝渠中有不少漁產,利用簡便漁撈器具在水草間捕獲魚蝦,魚蝦以油炸之又香又脆非常好吃,也可以醃漬起來佐食,可謂:「摸蛤兼洗褲」。捕漁器具以竹編網撈、戽斗、魚筌、鰻筒、魚簍、蟹簍、蝦簍等工具。
人類的文明肇始自運用器具營生,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隨著時代進步,老祖先運用智慧和累積經驗,不斷改良器具使產量提昇、使生活過的方便舒適,如果要瞭解一個地方的產業與生活,最容易的方法是觀察當地的五金行,因為五金行賣的盡是和地人謀生有關的工具,例如在農村就會有鑄打犁頭的鐵舖,而漁村則有漁具之類的器具,因此,生活器具是融合當地自然、人文、產業、經濟、和信仰習俗與常民生活最貼近的,是觀察一地生活文化的指標。
這些農具隨著科技的進步,大部分已未再使用了,特別是農具。
在早期這些農具往往還需要大量的人力來操作使用,再加上當時工業尚未發達,所以以農業為主的雲林縣便留住了大量的人力。但隨著農業的機械化,從事農耕所需的人力大量減少,於是人力便多了出來,再加上台灣工業漸漸發達,一些工業區急需人力,因此,這些多出來的人力便投入工業。特別是年輕人,往往遠赴他鄉。而這些離鄉打拼的人,往往是改善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也因為這群人接受了都市、工業社會的洗禮,回到家鄉時,帶來了文化的衝擊,使得原本純樸的農村思想、觀念漸漸產生變化。 
隨著現代化的腳步,今日的農村已不比昔日,農具早已機械化節省不少人力,昔日收割季節互相幫忙割稻的情景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用錢聘請的電動機械,雖然使用快速的機械,仍敵不了耕地大量的流失,不曉得沒有土地的農民,將是何去何從?或許,和早年使用的農具一起被時代巨輪逐漸淘汰一旁。
臺灣自民國六十年之後,農村的風貌,發生急遽的變遷農民所使用的農具不斷的更新,使得農村生活不論精神和物質,正銳變和消失之中,再過幾年臺灣的新生代,可能無法瞭解民國五十年以前先民的農村生活了。
早期傳統的農村生活到底呈現著怎樣的生活方式和風貌呢?先民如何開拓?如何耕種、除蟲?如何灌溉製肥、施肥?如何蓄牧、魚撈?這一些農民的食衣住行如何運用農具以營生圖存?這些景致影像隨歲月的遠去,不僅景象模糊,而且記憶也在消失之中。
先是犁田機和俗稱『鐵牛』電動拖拉﹝引﹞機的發明使用,代替了牛的犁田、翻田的工作,一向被農民依為生產力加以呵護珍惜的水牛和黃牛,從此竟成為多餘的動物,最後不是被出售宰殺,就是老死,民國八十年以來,在臺灣西南部平原想要見到牛的倩影,已十分罕見了。
接著插秧機也代替了農民的手工插秧,過去稻子成長過程中的灌溉方式,一向是十分艱辛,在烈日下用踏水車搖戽斗,民國六十年代以來,抽水馬達普遍使用之後,農村 、戽斗消失了,踏水車、龍骨車的美景,只能在照片、在記憶中去尋覓了。
稻子成熟時節是農村最忙碌的收穫季節,在田裡可看成群彎著腰割草,在曬穀場風鼓仔、粑仔、米籮、布袋、掃把等傳統農具全部出籠。
民國七十年代之後,電動割稻機的大量出產,田裡看不到割稻班,吃不到香噴噴的割稻飯。稻子割成後直到進入烘乾機,這些風鼓仔、粑仔、米籮、布袋、土礱等傳統農具,全部被閒置於農舍或丟棄,農家樂的景象,只能在影片中、在照片想像了
    這些正在消失的臺灣早期農具,幸好有一些愛好而且有志於維護農村民俗文物的人,他們紛紛收集早期的農具,作有系統的整理典藏與展示,表現了誠摯地對臺灣鄉土文化的關懷和維護傳統農村文化資產的行動。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陳南榮,有鑑於關懷臺灣鄉土文化和維護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務必要付諸行動,在二十幾年前,到雲林縣各鄉村訪視調查,發現雲林縣早年以農立縣農村的民俗文物,數量多,樣式豐富,與外縣市有別,目前大多被棄置於舊的農舍、豬舍、儲藏室,甚至被棄河床垃圾場於是下定決心收集農具;收集方式拜託親戚朋友捐贈或到河床垃圾場撿拾,比較精緻稀少者,至古董店收購目前已有幾百件之多,一有空到處找資料,有系統整理,才敢將收集經驗告訴大家,其目的鼓勵大家一起收集,目前雲林縣鄉下還閒置許多珍貴而且富有教育意義的農具,等著您去收集。
這一些庶民文化藝術的結晶,代表著先民蓽路藍縷、胼手胝足的生活足跡,因此農村民俗文物與農民日常生活起居、習俗有密切關係,內容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禮俗、祭祀等方面器物;器物的功能或多或少都具備實用性、藝術性、宗教性、裝飾性等實質的功能。
農村文物的特點
農村文物具有下列幾個特點:
一、農村民俗文物是大眾化物品,普遍以實用為目的。
二、農村民俗文物是代代相傳的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品。
三、農村民俗文物的造型大部份是單純古樸,充分反映農村社會純樸的風格。
四、農村民俗文物大多出自素人的工匠之手,雖然他們沒有學理基礎,卻有豐富的經驗和精緻的技巧。
五、農村民俗文物上的裝飾圖騰,大部份充滿福祿壽喜、富貴吉祥的圖案或忠孝節義的規範。
    從以上的特色,不難看出臺灣早期農村社會的背景和藝術內涵,也是探討臺灣早期族群之間文化特色的重要依據。
    民俗文物的人,他們紛紛收集早期的農村民俗文物,作有系統的整理典藏與展示,表現了誠摯地對臺灣鄉土文化的關懷和維護文化資產的實際行動。
 筆者有鑑於關懷臺灣鄉土文化和維護文化資產的重要工作,務必要付諸行動,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因此在幾年前到雲林縣各鄉村訪視調查,發現雲林縣早年以農立縣,農業首都,農村的民俗文物數量多,樣式豐富,與外縣市器物的外型差別不大,可是目前大多被棄置於舊的農舍、豬舍、儲藏室、土角厝等地,甚至被丟棄在河床、垃圾場,才下定決心收集;收集方式除了拜託親戚朋友幫忙收集或到河床、垃圾場撿拾之外,比較珍貴或精緻稀少者,就到古董店收購,目前已有幾百件之多。目前一有空閒便到圖書館、書店、網路找資料,有系統地整理目錄,才敢將淺薄的收集經驗告訴大家,其目的在於鼓勵大家一起收集,今天雲林縣鄉下還閒置許多珍貴而且富有教育意義的農村民俗文物,等著大家去收集。
雲林傳統農耕因受濁水溪的影響,土壤肥沃,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在農業上亦開創很多值得後人崇敬的事蹟,他們曾經使用過的或創新或改良的許許多多農用器具,雖然很多都已損毀散失,但仍幸存些許,近年來幾位愛好農具和筆者努力整理,及在雲林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關資料也漸趨完備呈現,實為雲林之福,期望更多人能投入關懷這塊土地的工作上。本文僅就雲林昔日農家從事農耕器具加以說明,惜因農用器具實在太過繁多,
傳統雲林農業的生產與搬運極需農具,其種類相當多,不克全部納入解說,茲僅就筆者收集的農村文教,不克全部納入解說,茲僅就其中較重要器具加以敘述,以便對此類農用器具有概括認識。其中較重要的農具加以敘述,以便對此類農具有概雲林傳統農用器具項目繁多,極不易說明,經擇要並化繁為簡,茲分為生產與搬運器具、收穫與加工器具、傳統農家用品和畜養器具,這三大類加以分項解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