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籠仔篙台語叫做石笱(ㄕˊㄍㄡˇ) 。
石笱(ㄕˊㄍㄡˇ)是早期濁水溪用來擋水,將溪水導入灌溉渠道的工具,在旱季、雨季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使用竹藤和竹子製成加上石塊製作,依其型體可分為「角笱」和「圓笱」兩種,真正的石笱高度約1.2~3公尺,以石塊填入籠內,一座座相連,在濁水溪內以圍堵的方式,攔水導入圳內的水利農具。我小時候在林內鄉三號水門看過大人綁笱確實就是圖片中的情況。
(攝於雲林縣水利文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