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斗六東和街的番社。
1897年曰本人伊能嘉矩到斗六門踏查記錄。
日據時代的斗六門社與柴裡社,1897年日本人伊能嘉矩在《臺灣踏查日記》記載:「原先的斗六門社,據說座落於東和街外一町處,我立刻去參觀了。據當地的口碑,斗六門的社番自稱Lloa。開基祖是一對兄弟,哥哥名叫做Taokara(大加臘),弟弟名叫Kairiri。最初在明鄭時已歸附,在清朝康熙中葉年代,頭人Raovaite(老眉箸)再歸附清廷。風俗也開始採用清俗。未歸附以前叫斗六門社,但歸附以後番社改稱柴裡社。族人最初聚居於現在斗六街南方十華里處的柴裡庄附近,因為土地受到移墾漢人侵占,在康熙二十八年(西元1629年),遷來本地,然而移墾漢人又尾隨而至,在乾隆十七年建立斗六街,因此先住其地的這一支Lloa族逐漸離散,七十年前又有一群遷到東方十里處的湖山寮和埔里社,六十年前。再遷到其東南方十二華里處的尖占(山)坑。
斗六門社番現在的戶數與人口如下:
東和街外(俗稱番社):四戶十一人(男七人,女四人)
湖山寮:十九人(男十六人,女六人)
尖占(山)坑:三十四人(男十六人,女十八人)
現在的柴裡庄,似乎也是社番遷徙地而不是原居地。」( 註20)
案:「日本人伊能嘉矩在明治三十年(西元1897年)9月23日到斗六門踏查,投宿於斗六街國語傳習所(斗六公學校前身、也是斗六鎮西國小前身,位於斗六鎮西國小旁寺廟內。)記錄下當時平埔族斗六門柴裡社戶數與人口和遷徙的資料,十分詳實,可信度很高,是學者研究平埔族的指標,這一段柴裡社的記載史料十分珍貴。文中明白指出柴裡社明鄭時已歸附,在清朝康熙中葉年代,再歸附清廷。未歸附以前叫「斗六門社」,但歸附以後改稱「柴裡社」。在康熙二十八年遷來柴裡,但是移墾的漢人又尾隨而至,在乾隆十七年建立斗六街,因此先前居住在柴裡的族人逐漸離散,可能是在明治三十年(西元1897年)的七十年前,就是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已經有一群柴裡社遷到東方十里處的湖山寮和埔里社。在明治三十年(西元1897年)的六十年前,就是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又有一群柴裡社再遷到東南方十二華里處的尖占(山)坑。因此伊能嘉矩認為柴裡社址在斗六堡斗六街,原社址約在今斗六鎮三光里,後來遷到今雲林縣斗六鎮忠孝、仁愛、四維等里,最後遷到雲林縣斗六市湖山寮(湖山岩)、尖山坑,埔里等地。」
圖/文 陳南榮 請參閱(斗六市志歷史篇原住民天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