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林縣斗六市番仔溝遺址出土的糖漏欣賞。
糖漏是臺灣清朝土法製糖的重要容器,形狀呈圓錐形漏斗狀,口大底尖,口緣有闊邊,便於提取,最下方有一圓孔。全為橙色素燒泥質陶,不夾砂也不上釉,以手拉胚成形。最早記載在康熙56年周鐘瑄撰《諸羅縣志》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黃叔璥著《臺海使槎錄》記載更詳細。
文獻記載:
1、荷人據台時大力推廣種蔗。
2、清彩色「番俗圖考」中繪有製糖草寮、器具、牛隻及人員等情景。
3、資料顯示,蔦松文化遺址中出土不少糖漏,還有例如麻豆的西寮遺址,歸仁十三窯.斗六市番仔溝史前遺址出土。
#參考自網路資料:
「糖漏」是臺灣明清時期的白糖精製技術,台灣優質白糖的生產, 可以追溯至十七世紀前半的荷蘭時期,其間歷經了明鄭時期、清代,台灣製糖業早已形成專業化分工。為了因應精製白糖的需求,台灣本地窯業(例如歸仁窯)也開始大量燒製糖漏、漏罐、藁座(圈座器)等各類製糖用陶器。
     台灣傳統蔗糖的製作者, 並非一般農家或農戶, 而是專門從事製糖的「糖廍」,甘蔗經過壓榨、煎煮、澄清、結晶後的成品是「赤砂糖」(黑糖、烏糖、黑砂),這些尚未進行精緻的赤糖, 接著會被裝入「糖漏」之中,是後續進行「糖蜜分離」的原料,故又被稱之為「漏菜」。
     明清時期傳統精緻白糖技術,是運用「糖漏」進行「糖蜜分離」, 其做法是在漏口覆蓋「濕泥」,使黑糖脫色成為白糖,運用濕泥所含的水份,滴滲濾出赤糖中的「糖蜜」。明清時期的台灣白糖品質甚佳,行銷海外各地。
而所謂的「糖間」,就是台灣清代大規模加工精製白糖的作坊。透過史料可知,當時台南府城的「糖間」,大規模專營白糖精製,其所使用糖漏的數量高達1000個,漏罐更達3000個。
#以上參考閱讀。
1、盧泰康,〈台灣傳統白糖製造技術與其關鍵陶質工具〉,《成大歷史學報》,第28號,2004年,頁89-136。
2、清朝〈番俗圖考〉
3、斗六番仔溝遺址成果報告
(圖片攝於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