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記憶中的斗六牛墟。
斗六是早期牛隻交易集散中心「牛墟」,不僅是交易市集,也是農村居民聯絡感情之處;早年牛墟交易場面,不亞於節日慶典,人潮和牛隻可用「人山人海」及「牛山牛海」形容其熱鬧、溫馨,濃厚人情韻味是長輩們不能抹滅的記憶。讓大家了解牛墟文化曾經走過的風華歲月以及其中隱含的珍貴情感,並讓下一代記得斗六這片土地的往日風情故事。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雲林縣西螺鎮大新里的趕鴨碑
西螺鎮大新里的趕鴨碑位於西螺鎮大新里土地公廟旁,乾隆年代因為趕鴨而引起糾紛的石碑,現在已經風化嚴重。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記憶中的斗六牛墟橋。
斗六市牛墟橋已經消失了。斗六市牛墟橋已經改為莊敬橋。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的記憶福州人在斗六市奮鬥的故事。
由這一張雲林縣團體老照片中的人物得知,這些日本時代就來斗六市打拼的福州人現在都已逝世,大多數葬於斗六市鎮南路社口公墓,福州雲林縣同鄉會也是在當時成立,這一張老照片拍攝的地點是在斗六市行啟記念館後方。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斗六市水岸藝術公園斗六門清代的歷史故事。
斗六門清代戰争的歷史記載在清代《雲林縣採訪册》和中央研究院藏有一幅『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變斗六門激戰圖』,當時斗六門地區民軍可能就是隔著現在的「雲林溪」激戰,配合清北京朝廷所遣之福康安、海蘭查等軍隊,開城門迎戰;並激戰於斗六門大街,死傷慘重。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縣貓兒干遺址田野踏查記錄。
走過必留痕跡。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龍蛋化石欣賞。
有人問:台灣有沒有出土的恐龍蛋化石?我回答:依照台灣的地質學不可能出土恐龍蛋化石,在台灣看到的恐龍蛋化石都是到國外買回來台灣。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救國團的美石天地聘書。
民國九十二年在救國團開課《美石天地》學員免寫報告論文,戶外教學採石.賞石快樂地學習。感恩!走過必留痕跡,這一張民國六十年救國團的獎狀應該是很珍貴。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胭脂紅豆油小碟子欣賞。
這幾個胭脂紅豆油小碟子是鶯歌的代表作品,在天空青或是蘋果綠的釉色,碟内手繪胭脂紅花的花紋裝飾,可能是民國60年代鶯歌的流行款式,這款胭脂紅花的構圖,當時雖然在畫工為了計件論酬之下趕工的作品,现在以抽象畫欣賞富有溫柔婉約的感受,很具有台灣鄉土的趣味,使用時滴幾滴香噴噴的醬油膏,一定可以多吃幾碗飯。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德氏水牛化石欣赏。
世間事無奇不有,台灣海峽在更新世冰河期曾經陸化,還有所謂華南陸橋出現,許多華北動物溫帶動物群陸續跑來台灣,可能後來溫度上昇加上海平面也上升,海進海退的現象,許多動物化石例如牛.大象.犀牛.鹿.四不像.馬等動物群的化石,後來在膨湖海溝.新化丘陵.左鎮.斗六湖山水庫等地區被發現,根據古生物資料記載:「澎湖海溝出土的牛化石,生存的年代是早更新世可能延續到全新世。也有可能是史前人類的獵物?」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