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Uncategoried (969)
- Jun 01 Tue 2021 09:05
雲林縣需要一間博物館
- May 31 Mon 2021 09:42
骨頭化石欣賞。
今天清理一批脊髓骨頭化石,聽說古早人吃骨補骨是中藥的補品龍骨,但是喜歡研究化石的朋友們,這些動物骨頭化石對他們可說是難得的珍寶。產地:澎湖海溝和印尼。
歡迎對化石有興趣和研究的朋友幫忙鑑定。(攝於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 May 31 Mon 2021 09:23
鏟齒象化石欣欣賞
今天清理一批骨頭化石,聽說古早人吃骨補骨是中藥的補品,但是喜歡研究化石的朋友們,這些動物骨頭化石可說是難得的珍寶。低頭仔細看這一顆化石好像不一樣,可能是乳齒象齒化石或鏟齒象齒化石?石表已經鈣化結晶應該是很珍貴的化石。產地:印尼。
#歡迎對化石有興趣的朋友請幫忙鑑定。(攝於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 May 31 Mon 2021 09:10
感念對台灣化石奉獻一生的人士
感念對台灣化石奉獻一生的人士。
化石玩賞和喜歡台灣化石的人士很少,可能化石是很冷門的學問,因為必須真正深入了解台灣地質和台灣化石的地層分佈,讓人敬佩的是有一些人為了保存台灣本土化石終其一生默默地付出。(攝於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 May 30 Sun 2021 11:29
大豬哥蘭花欣賞
嘉德麗雅蘭大豬哥蘭花(Brassavola Digbyana)原產地墨西哥.瓜地馬拉等地的原種蘭花,分為大豬哥和小豬哥,早期由蘭花育種業者引進台灣,育種出許多優質的綠色系的嘉德麗雅蘭,現在在蘭花市場已經很少見到此棵蘭花,讓愛花人士很懷念,大豬哥的特徵是花瓣有鬚鬚,唇瓣很大,有薄荷檸檬香,它喜歡日照,是屬於很好種的蘭花。
- May 30 Sun 2021 11:24
疣斑蜘蛛蘭花欣賞
疣斑
蜘蛛蘭欣賞。


疣斑蜘蛛蘭(Brassia Verrucos)是文心蘭類植物,原產地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等地,因為它的造型很奇特,花修長好像蜘蛛,有强烈香味,花长大約40公分左右,每年梅雨季節開花。
- May 30 Sun 2021 11:17
紫式部蝴蝶蘭花欣賞
紫式部蝴蝶蘭花欣賞(Phal.Tzuchiang Sappire)此花淺紫色多花性小花,是朵麗蝶蘭和蝴蝶蘭交配的蝴蝶蘭,耐旱耐濕很好種的蘭花,大約五.六月開花,其實此花據說是台灣人育種出來的蝴蝶蘭,原名叫做志強藍寶石,現在已經大量繁殖,在花市場很容易買到。
- May 30 Sun 2021 10:56
台灣史前遺址被破壞如何處理?以斗六門番仔溝遺址為例
- May 29 Sat 2021 06:30
斗六門地名的由來與鹿有關。
- May 28 Fri 2021 08:04
斗六門東和街就是番社
- May 27 Thu 2021 22:07
蘭花上板經驗談











蘭花上板存活率比較高,可以上蝴蝶蘭.石斛.嘉德麗雅蘭.文心等等,株體太大的蘭花比較不適合。
- May 27 Thu 2021 07:59
《諸羅縣志》記載的斗六門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今天早上到圖書館找《諸羅縣志》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書中看不到雲林溪,始見斗六門是地名,位於牛相觸(今日林內觸口)虎尾溪(今日濁水溪)之南,扼南北投.水沙連諸番出入之路,書中還有看見斗六門社和柴裏社以及番俗和番俗圖。
- May 23 Sun 2021 15:39
珊瑚化石與珊瑚欣賞
珊瑚與珊瑚化石欣賞。
夏天玩石輕鬆愉快,珊瑚石應用於養魚和園藝造景很實用,有人應用完畢後視如敝屣棄置於路邊,有人視如珍寶撿回來清理一下紋路呈現很漂亮,只要看您喜歡不喜歡化石而已。珊瑚礁產於海邊比重較輕,珊瑚化石有礦物滲入比重較重,珊瑚化石產於礦區是製造水泥的最佳原料,玩賞化石的樂趣與迷人之處在於了解地質和礦物結晶的變化,因此大自然的傑作天然的最好。













- May 23 Sun 2021 08:16
白頭鶲育雛成功的照片









白頭鶲育雛成功,這幾張鏡頭等了好久才拍到,所以拍鳥要有耐心等的功夫也要靠運氣。〈攝於我家的花園〉
- May 23 Sun 2021 08:08
斗六門雲林溪溯源2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今天特地遶到圖書館找清代《康熙台灣輿图》,查看當時的斗六門和柴裏社的位置圖,真的看不到雲林溪,到了清光緒二十年《雲林縣採訪冊》斗六堡才註明叫做斗六溪,日本時代因為雲林縣抗日太激烈,《騷匪時代斗六图略》始稱斗六溪為雲林溪,可能因為日本上級下令雲林無良民廢了雲林縣稱斗六為斗六郡,本人認為可能是台灣光復之後,民國三十九年恢復雲林縣又稱為雲林溪?〈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May 22 Sat 2021 11:43
台灣早期海豚紋碗欣賞
台灣早期海豚紋碗欣賞。
海豚是海中最可愛的哺乳動物,因為牠很會跳舞,還會隨著魚船跳躍很親民,體重可達百斤胖嘟嘟被稱為海豬,古早物質缺乏魚民有吃海豬肉的習慣,但是牠太可愛了,現在已經列為保育類動物。以前碗盤畫工喜歡將海豚畫在碗內,提醒百姓愛護海豚,海豚太可愛看看就好千萬不要捕捉牠。
- May 22 Sat 2021 11:28
斗六門皇紀兩千六百年記念盤
- May 21 Fri 2021 10:16
六房媽過爐回顧
六房媽過爐,是斗南.斗六.土庫.虎尾等五股三十四莊每年的宗教盛會,從小就隨香拜拜,曾經去拉旗腳請香客,媽祖婆無分富貴貧窮慈悲護佑眾善信,靈驗神蹟奇事不斷,已成為許多人的信仰重心,也是重要的無形民俗文化資產。
5月19日(日)六房媽天上聖母過爐,跟著聖母搬新厝今年將過爐到斗南股新厝寮小爐(現斗南鎮新光里)。今天早上特地到斗南新厝寮拜媽祖,也順道到村莊新興宮拜拜,意外發現歷史就寫在廟的牆壁上,原來新厝寮原名堀底寮,根據廟公解說:「古早本村莊地勢很低,時常淹水祖先從漳州移民來台,可能是隨鄭成功來台,恭奉開漳聖王.媽祖.太子爺等神像。也有傳說是漳州府陳姓祖先請媽祖過來朝拜,所以本村莊也有陳姓三媽會。」因此研究地方文史工作很有趣,應該有追根到底的精神,不能只是去隨香拜拜保平安而已?(攝於斗南新厝寮)













- May 21 Fri 2021 09:10
台灣早期鳥紋碗盤欣賞
早期鳥紋碗盤欣賞。
有鳥的碗盤現在可能很稀少?當年收集這些好碗盤為了保存台灣庶民的文化資産,沒想到有些人太著迷了,以為一些同樣圖案的碗盤只有他擁有,其實當時畫工做很多同樣紋路的碗盤,有的用畫的,有的用印蓋,有的用噴釉,這三個老碗可以銓敘碗盤的故事,請不要說這些是您的碗盤別人不可能擁有?錯!錯!錯!(攝於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