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Uncategoried (9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除了台南之外,西部地區的遺址也出現安平壺,例如雲林縣麥寮施厝寮,雷厝,崙背豐榮貓耳干,斗六市社口等遺址也出現安平壺殘片。所以用安平命名安平壺有討論的空間,至於用途當飲食器具,裝火藥,祭祀用品,也是各說各話,很值得有興趣者去探討了!
(斗六市社口公墓雲林溪附近的安平壺殘片)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玩石頭看這裡!當時廣東英德出產一種含鐵的石英質砂岩,它的名字叫做英德黃蠟石,台商大量進口入台灣,外表顏色與基隆的特產黃蠟石很像,外行人確實看不出來,現在大陸黃蠟石大多磨得亮亮,價格已水漲船高了!當時的黃蠟石外皮古樸,造型變化很大,意境高超,耐看!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上騎車路過斗六市善修宮孔子廟,看見以前斗六神社的戰馬,耀姿活現,雄糾糾氣昂昂,細看馬的腹部尚留菊花的社徽,按照文資保護法理應讓牠回歸斗高校史館!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斗六市雲林溪是雲林古城的護城河。
今天天氣太熱了,路過斗六市雲林溪社口段,停下腳步拍拍雲林溪掀蓋工程的現場,普通人可能會看美麗的花園景觀,我習慣看挖土機挖出地表的土堆,觀察有無該保留的東西,不管政府重大工程對與錯?斗六市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資系所和環球科技大學的學生,建議有時間應該來一課實地田野踏查,看看有無該保留的珍貴文化資產?因為斗六市社口遺址是在這種狀態意外發現的。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上運動路過!看到工地土堆上的瓷片撿回清洗!請問假如是您會不會停下看看!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州人在斗六的故事
這一張照片是我四歲時表哥的結婚照,我站在前面還穿開檔褲和鞋子,表情還不錯,當時表哥娶的新娘是斗六成功路黃依兵的女兒,黃依兵是福州人,斗六手工麵線的師父,我老爸陳秉清也是福州手工麵線師父,因為是老鄉的關係所以當起媒人,結婚時特別請施先生拍照。我表哥後來搬到彰化,他們為了生計,下班後利用福州細麵製作雞絲麵;雞絲麵就是將福州細麵捲成圓餅狀油炸,再包裝成泡麵(方便麵),拿到市場販售,其實雞絲麵是台灣最早的泡麵,直接用熱開水沖泡,麵上面放榨菜,蔥花,醬料就可以食用,斗六土地公廟阿水伯麵攤早期就是用他們的雞絲麵聞名,斗六市五,六十歲以上人士,曾經吃過阿水伯的雞絲麵再加一碗福州魚丸或扁食,至今回味無窮。(照片民國四十一年攝於斗六市成功路天主教會前面)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州人在斗六的故事
台灣光復後斗六鎮上出現許多福州人從事裁縫,金飾,餐飲等業務,餐飲業以擺路邊攤和製作福州細麵為主;福州細麵台灣人稱為手工麵線或幼麵,當時都是個體戶分佈在成功路.大同路,公正街,三平里,鎮南路,中山路,林頭里,鎮東路等地,福州細麵製作功夫繁複精細,早上三點就要起床揉麵粉,八點出太陽開始曬麵線,下午三,四點收工,是一行要看天吃飯的行業沒出太陽就沒辦法製作,成品麵線大多販售給甘仔店,當時台灣社會經濟不豐裕,大多數的百姓要生日作壽或喜慶時才會買來吃。民國四十四年在斗六行啟記念館後面成立雲林縣製麵業職業工會,該照片的人物全部都是福州人,死後都葬在台灣或斗六市鎮南路福州公祠,成為歷史的見證物。(照片攝於行啟記念館後面)圖/文陳南榮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峽位於台灣西部火山區,屬於第三紀中新世地層,火山噴發的熔岩冷卻後形成玄武岩,這些岩石中的氣孔、斷層或裂隙,讓文石可在此空間生長;不同化學成分及礦物交互生成的結晶,就是文石中的「眼」,其獨特又美麗的同心圓狀,有「大地之眼」或「天使之眼」的美稱。(攝於台灣博物館)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日據時代末期百姓生活很辛苦,吃飯要有一條魚是很困難,碗盤上有一條栩栩如生的魚代表年年有餘餐餐有魚,當時畫工將魚畫在碗盤上,這條魚顏色豐富好像是鯰魚,可能認為鯰魚最補身。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炊仔飯的故事 製作炊仔飯的小飯碗。
記得民國三十八年之後,斗六有許多福州人,有些人為了生計從事路邊麵攤賣麵和飯生意,我家民國四十二年在現在西市場愛國街,當時愛國街有稅務局和煙草局,我老爸的麵攤就在靠葉外科外面路邊擺攤,賣的簡單的啦仔麵,陽春麵和炊仔飯,到現在我還記得炊仔飯的作法,作炊仔飯的碗口徑十公分的小瓷碗,碗內先摸豬油,放豌豆,切絲的豆皮或蛋皮,細肉,填上飯壓緊,再放在蒸籠蒸熟,客人要吃時,再反壓在盤子上放肉鬆,黃瓜,淋上醬料就完成了香噴噴的炊仔飯,一碗炊仔飯當時的價錢一元新臺幣。後來在中華路靠近以前遠東戲院和太平老街土地公廟還有福州老鄉開的麵攤,他們的生意和口碑都不錯。這些炊仔飯的小飯碗,後來也被當作製作碗粿的小碗。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光復初期百姓生活不豐裕,吃飯要吃到魚很困難,要吃到龍蝦更困難,只好買個繪有龍蝦的碗盤,增加美觀又能增加食欲,紅褐色龍蝦紋碗,畫工技巧熟練,龍蝦劃得栩栩如生,讓人垂涎三尺食欲大增。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天很熱蚊蟲特別多,養一缸金魚看魚悠遊自在消暑又能滅蚊。碗盤內有金魚紋不稀奇,碗公有三隻金魚紋才稀少,是收藏家的最愛!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碗盤的文字可以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台灣瓷器的發展史,林恆生1981年卸任雲林縣長,這個竹紋正德彩瓷公司出產的碗公應該是1979年的記念贈品。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天很熱蚊蟲特別多,養一缸金魚看魚悠遊自在消暑又能滅蚊。碗盤內有金魚紋不稀奇,醬油碟有金魚紋才稀少,是收藏家的最愛!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早期雙花綠葉紋圓盤!情人節快樂!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早期彩繪花卉蝴蝶紋大碗欣賞!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甕的故事,二十多年前鄰居好友朝木兄 ,夫妻都是高職老師,有一天送給我這只變形老酒甕,告訴我說:「他們要搬家到上海。」他們搬家之前請我喝茶,我問他「為何不等到退休才搬,看衰台灣的未來嗎?」他回答說:「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到今天真的被他料到了!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色又是圓形的雅石,讓人感覺融合,包容,穩健,舒暢,心情自然愉悅沉澱是一顆很理想的禪石!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逛假日跳蚤市場可以當作運動,到現場熱鬧滾滾,可以看到各種行業的地攤和物品,大部份人都有撿便宜和撿漏的心態,例如象牙化石當成木化石賣,價位當然差很大,擺地攤有錢賺就好,有時候隨便賣,顧客一出價就買到了,這也是一種生活的樂趣!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雅石的實用性。
玩賞雅石喜歡就好,不投資炒作純粹休閒健身怡情養性為主,雅石除了展覽教學之外,也能佈置美化居家環境,這塊麥飯石是當年去花東旅遊時,在海邊撿到的,有人提出這塊石頭有動物造型底部又很穩定當椅子坐也不錯,因為體積太大搬不動,兩人合力搬上車,回到家,當事人的老婆說太大了千萬不要將它搬回家,我只好勉為其難搬到我家,現在給孫子當椅子觀賞魚游來游去也有不錯的感覺,以前三仙台附近海邊很多,因為傳說麥飯石可以淨化水質改善環境磁場有避邪之說,遊客爭相撿拾,現在已經禁止帶走!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