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Uncategoried (9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以前聽老一輩的長者稱為倒吊蘭就是現在的石斛蘭花,因為花莖可以往下垂,開花時好像瀑布又稱為瀑布蘭,由於民眾喜歡觀賞,買氣很旺,蘭花業者進口不少品種,可以說五花八門,要什麼進口什麼花樣的石斛蘭花來台灣繁殖栽培,市場上大致有天宮石斛.十八棒石斛.檀香石斛.蟠龍石斛.貝殼石斛,漏斗石斛等等。
石斛蘭很好種,只要懂得一些養蘭知識,不難養一盆開得很茂盛的石斛蘭花,有空到花市挑一些健康又廉價的石斛蘭幼苗回家,試一試養蘭花的樂趣。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行各業都要求誠信,蘭花界也是一樣,一棵好花育種很不容易,可能要花好幾年的功夫,例如蝴蝶蘭有幾棵名字叫做sogo和潑墨花.咖啡色花,這幾棵花很亮麗,花形好又多,花瓣很厚實,花期很長,葉子又大又青綠,是一棵很棒的蘭花,但是最近被有心人士大量切花繁植,在市場到處都買得到,對消費者是個福音,但是對育種者是很沒保障,將來誰還要花時間去育種呢?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蟠龍石斛蘭花欣賞。
蟠龍石斛蘭以前是很普遍的蘭花,該花的特色是舌瓣橘黃色,短莖高芽很多會長許多根鬚,根鬚很像蟠龍的爪牙,所以被稱為蟠龍石斛。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話石說 
台灣圖樣石的真面目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辣椒蝴蝶蘭欣賞
台灣真的是蝴蝶蘭王國,例如這一種蝴蝶蘭被命名為紅辣椒,因為它的花朵大又平整紅得大方,花朵數多當盆花或插花很適用。現在科技細胞組織栽培法大量繁殖,栽培過程利用電腦控制溫度.濕度栽培,全年都會開花供應市埸需求。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宮石斛 欣賞   2                                                                        
 Hooded Dendrobium,Cowl-Carrying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鶴頂蘭」屬於鶴頂蘭屬,學名Phaius在希臘語是暗的意思,因為鶴頂蘭屬植物在受傷後,傷口很快就轉為暗褐色;鶴頂蘭屬是複莖性大型地生蘭,原生種近60種,分布於東非至大洋洲的熱帶地區,以前在台灣低海拔的山區林蔭下或溪河邊還可以看到,原生種現在已很少見了。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雲林溪的前世歷史。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新世六重溪層嘉義番路牛埔村出土的文蛤和扇貝化石,沒有被琢磨過能保留下來的數量不多,與現生的文蛤和扇貝差不多,又肥又大。(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收藏)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斗六市社口遺址雲林溪考古挖掘現場歷史見證的照片。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憨人抱石頭,每天抱著石頭也很愉快。
畫面石欣賞,最近北部石友特別喜歡東北角的畫面石,其實台灣各地溪床都可以看到它的縱跡,在台灣濁水溪算是最早被發現,當時稱它為木紋石或木紋圖樣石。它的成份都是砂岩,在石表上有礦物鐵質成份滲入,形成層次分明的紋路畫面,東北角的畫面石確實是經過海水沖刷,畫面層次比較分明變化多端,難怪有些人視為珍寶。(感謝 王其才先生特地帶我到東北角實地勘查拍攝,撿拾標本記錄,並在新北市愛石協會石展中詳細解說。)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邊土堆撿的清代.日據時代.台灣光復後期等破瓷片,清洗一下美麗的紋路呈現出古早味的光華,是研究臺灣古瓷器和地方文史的好教材,也是收藏家眼中的無價之寶。(攝於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和路邊的工地。)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巨牡蠣化石欣賞
化石的形成非常難得,機率也是很低,自然界的化石傑作真美,化石的形成一定要有不被融化的硬體,而且要經過地質年代一萬年以上的時光,化石在那裡發現打開台灣地質圖就知道地層年代,例如這顆巨牡蠣化石是在雲林縣華山化石區發現,它的地層年代是更新世頭嵙山層,造山運動真厲害,到雲林縣古坑華山喝咖啡是眾所周知的雅事,可是當地的特產巨牡蠣化石可能很少人知道,因為該地層是頭嵙山層,地層由三義段經過湖山水庫,古坑華山等地,出土許多巨牡蠣化石;牡蠣化石地質年代至少有一百萬年以上。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時間過得真快,2012年大愛第二臺來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拍攝紀錄和製作《發現斗六門》報導,因為是公益節目,當時是義務幫忙幕後策劃,為了斗六歷史文化的工作歡喜做感願受,後來聽說收視覺效果不錯,想了解斗六門歷史文化敬請打開(發現時空旅人斗六)。https://m.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v=aDoWtTsDdOY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接觸到台灣民俗文物也是很意外,1998年有北京,南京,西安等地,研究古文物的專家學者來雲林科技大學講學,課餘時間邀請他們來家裡坐坐喝茶聊天,當時他們建議我成立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以非營利單位在2000年正式成立,沒想到許多學者和文史界朋友到工作室參觀並推薦古董商認識,古董商事後好意推銷很多台灣民俗文物,例如農具,碗盤,陶甕,神像,古文書,瓷器,交趾燒等等充實工作室內涵,於是我到書店將民俗文物的參考書一本一本買回來充實自己的知識。2002年至2004年適逢文化中心籌辦福佬客文物展,由救國團推薦合作辦理,連續展出了三年。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問有誰知道斗六市曾經有一間國賓大酒家?
感謝 謝謝 好康兜相報,撿到斗六鎮太平路201號國賓大酒家的玻璃杯,由玻璃杯電話號碼69,研判是台灣光復後,民國39年改制斗六鎮的文物,當時的社會經濟並不富裕,普通百姓不可能去酒家喝酒,一定是富裕人家才有辦法上酒家拿此杯子矸一杯,該杯的圖案設計非常特殊,在當時民風淳樸保守的社會,以牛車輪為主兩位跳舞影像為輔,暗示有舞女跳舞陪酒,所以此杯子對現在的斗六市太平老街的飲食文化有很重要的意義。斗六市太平路201號國賓大酒家營業至民國六十年代,後來改造為意文餐廳,意文餐廳營業至民國九十年代,由第二代改為尤佳利素食,現在是一番素食。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探討平埔族斗六門柴裡社。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許多朋友在問,你為何懂得台灣的考古?其實培養一種興趣很簡單,只要你很用心,記得當年寒暑假期間教育廳時常辦理公教職員工研習訓練,我就傻傻地參加,接觸到考古隊和台閩地區考古資料,實際參與台灣考古田野勘查工作,買了一大堆考古參考書。到了1993年中二高籌建時必須要先環境評估報告,其中記載斗六梅林段發現陶片和石器,1998年中二高正式開工,我騎車到處逛意外找到了文化層,引起中央研究院和台中科博館考古隊的參與,加上媒體爭相報導,操熱了雲林縣斗六市的考古熱潮,同時又在林內坪頂村發現坪頂遺址,2000年在住家附近溜狗時發現番仔溝遺址,2013年又在斗六市社口公墓意外發現社口遺址,這些史前遺址被發現純粹是為了興趣,至今還是義務幫忙考古隊勘查史前遺址的工作做一個文化傻瓜而已,民國九十五年將斗六的史前遺址發現經過和內涵發表在《斗六市志》歷史篇史前的歲月。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除了台南之外,西部地區的遺址也出現安平壺,例如雲林縣麥寮施厝寮,雷厝,崙背豐榮貓耳干,斗六市社口等遺址也出現安平壺殘片。所以用安平命名安平壺有討論的空間,至於用途當飲食器具,裝火藥,祭祀用品,也是各說各話,很值得有興趣者去探討了!
(斗六市社口公墓雲林溪附近的安平壺殘片和安平壺)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從小就很喜歡化石,因為住在林內常去觸口清水溪水門游泳玩耍,看到石頭上有燒酒螺,好奇抱回家欣賞,後來才知道是錐螺化石,從此愛收藏化石,買了一大堆化石的參考書籍,寫了許多化石的文章,曾經專題報導陳春木,曾德明,薛文吉,李天德,王良傑等等化石界大老,結交許多喜歡台灣化石的朋友,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幫忙胡忠恆,陶錫珍教授搶救研究雲林縣樟湖,草嶺的貝類化石。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