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Uncategoried (9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斗六市民可能不知道制水埤在那裏?斗六制水埤位於雲林路至保長廍之間的雲林溪,斗六制水埤建於清同治二(1862),現在雲林溪整治到這裡,在路旁有塊古早糖輪已經棄置很久了,該糖輪雖然已破損可能是保長廍地名由來最佳的証物,希望有關文化單位能去保護。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魚化石欣賞 地球最早的魚出現在志留紀,大約四億五千萬年前。看了這些魚化石之後,人類實在太渺小了!(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藏)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玩石頭玩民藝可以輕鬆愉快,不要為比賽得名得利造假與否煩惱操心,大自然造物天然美麗,例如海邊的貝化玉,潔淨亮麗人見人愛。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早期碗盤欣賞9
民國四、五十年代,台灣手工彩繪碗盤工藝興盛,不論是胎土、釉料、紋樣等都極具在地特色,但是到了民國七十年代以後,塑膠餐具製品與陶瓷機械生產興起之後,令人懷念起阿公阿嬤時代的手工碗盤,雖然做工粗糙,卻有一種古樸淡雅的風情。這也收藏台灣早期碗盤的媚力之一!《攝於台灣碗盤博物館》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早期碗盤欣賞10  吉祥的碗盤
在台灣早期碗盤中除了福、祿、壽、喜等鮮明的字樣,常見的題材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早期碗盤欣賞8
「閃光釉」是一種流行於鶯歌地區的釉上彩技法,搭配吉祥字樣曾一時風行於宴會場合,雖然金光閃閃,但因容易褪色,後來便不多見了。《攝於台灣碗盤博物館》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早期碗盤欣賞
 南島風情的碗盤 台灣地處亞熱帶的島嶼,椰子樹也成為當時彩繪師傅信手拈來的靈感作品。頗具碗盤特色!《攝於台灣碗盤博物館》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化石之美人見人愛,年代幾萬年至幾百萬年,造型紋路依然如故,但是有些人嗜好只收藏海膽化石不可,貝類化石棄而不顧,但是貝類化石再多我還是照單全收!(白沙屯扇貝化石)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很早就是化石狂,有一次到貴州旅遊,看完黃果樹瀑布和苗寨,特地到尊義縣走走參觀化石博物館,真正看到珍貴的貴州龍化石,也買到博物館出版的書籍。過了好幾年有一位社區大學的學生 ,說他有幾塊貴州龍化石有人認為它是假的,我拿出假的標本和真的貴州龍化石讓他比較參考,但是他還是認為是假的,我免為其難的留下一些他認為假的貴州龍化石標本。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的恐龍蛋化石據說是民國11年被美國人安德魯斯在內蒙戈壁發現,其實更早就有人發現恐龍蛋殼化石,可惜附近沒有發現恐龍化石來證實,又據說當時的恐龍蛋化石是被小孩子當球踢根本不知道它是珍貴化石,後來被商人發現低價購買高價賣出,所以在台灣看到大陸真的恐龍蛋化石不會覺得奇怪,但是假的恐龍蛋化石在跳蚤市場還是時常看到,現在已經有專家學者發現恐龍蛋內的胚胎,說不定未來恐龍重現江湖是有可能的事實?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案石主題要明確才收藏,否則被外行人誤認為只是意淫而已,那誤會就大了。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話實說,台灣龍紋石的真面目,龍紋石產於濁水溪,在水里以上的濁水溪河邊,以及屏東縣山區溪流。龍紋石內含鐵,鉛,銅,砂金等礦物,外表有鐵銹容易形成各種圖案,猶如龍在飛行所以被命名為「龍紋石」,市面上看到金光閃閃的龍紋石是經過加工打磨,想要擁有龍紋石的網友,只要到產地走一趟應該不難找到龍紋石!(攝於濁水溪邊)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化石之美!力氏鶉螺化石(採自嘉義牛埔)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斗六市文化資產真的很豐富,當初大愛台第二台找我幫忙編輯策劃發現斗六,因為該單元無廣告是公益性節目,所以我義務提供許多珍貴資料與照片,關心斗六市歷史文化的人士應該要慢慢看!
發現斗六珍貴的梅林遺址的出土四千年前的史前文物,確實都保存在中央研究院,唯有雲林縣將來有博物館才能回來雲林!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許多朋友在問,你為何懂得台灣的考古?其實培養一種興趣很簡單,只要你很用心,記得當年寒暑假期間教育廳時常辦理公教職員工研習訓練,我就傻傻地參加,接觸到考古隊和台閩地區考古資料,實際參與台灣考古田野勘查工作,買了一大堆考古參考書。到了1993年中二高籌建時必須要先環境評估報告,其中記載斗六梅林段發現陶片和石器,1998年中二高正式開工,我騎車到處逛意外找到了文化層,引起中央研究院和台中科博館考古隊的參與,加上媒體爭相報導,操熱了雲林縣斗六市的考古熱潮,同時又在林內坪頂村發現坪頂遺址,2000年在住家附近溜狗時發現番仔溝遺址,2013年又在斗六市社口公墓意外發現社口遺址,這些史前遺址被發現純粹是為了興趣,至今還是義務幫忙考古隊勘查史前遺址的工作做一個文化傻瓜而已,民國九十五年將斗六的史前遺址發現經過和內涵發表在《斗六市志》歷史篇史前的歲月。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熱衷於台灣史前遺址時,發現鐵器時代的遺址與台灣原住民或多或少有些關係,引起我對台灣平埔族特別感興趣,開始買參考書和台灣的歷史文獻來看,甚至到台南縣,嘉義縣,高雄縣參觀記錄平埔族夜祭,也懷疑自己是否有平埔族的血統?因為我母親是他里霧人,隨性與環球科技大學教授和研究生調查雲林縣的平埔族,雲林縣的平埔族有斗六門柴裡社,斗南他里霧社,麥寮,崙背貓兒干社,華武壟社,尤其斗六門柴裡社關係斗六的地名由來,因此深入柴裡社區調查,由里長口述與家裡發現了他們祖先留下的佛銀(西班牙銀幣),證實斗六門柴裡社存在的,到了民國九十五年將調查經過與史料上的記載,發表(斗六門柴裡社)與(斗六門地名的由來)於《斗六市志》歷史篇。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問有誰知道斗六市曾經有一間國賓大酒家?
感謝 謝謝 好康兜相報,撿到斗六鎮太平路201號國賓大酒家的玻璃杯,由玻璃杯電話號碼69,研判是台灣光復後,民國39年改制斗六鎮的文物,當時的社會經濟並不富裕,普通百姓不可能去酒家喝酒,一定是富裕人家才有辦法上酒家拿此杯子矸一杯,該杯的圖案設計非常特殊,在當時民風淳樸保守的社會,以牛車輪為主兩位跳舞影像為輔,暗示有舞女跳舞陪酒,所以此杯子對現在的斗六市太平老街的飲食文化有很重要的意義。斗六市太平路201號國賓大酒家營業至民國六十年代,後來改造為意文餐廳,意文餐廳營業至民國九十年代,由第二代改為尤佳利素食,現在是一番素食。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自然的傑作真美!大自然的物件形成化石一定要有不被融化的硬體,而且要經過一萬年以上的時光,化石在那裡發現打開台灣地質圖就知道地層年代,例如這顆扇貝化石是在雲林縣樟湖化石區發現,它的地層年代是上新世桂竹林層大窩細砂岩,至少五百萬年!所以樟湖化石區是很珍貴的地區!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就喜歡看花種花,在秋天家裡的花以沙漠玫瑰開得最燦爛,種花只圖求美化環境心靈得到安寧而已,但是有些沒知識水準的人士,認為每天要澆水扒草施肥是很無聊的工作,只好學習忍讓精神,對付這些壞人的言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試問退休有罪嗎?每天的生活種種花草只求安寧不受外人干擾真的很困難嗎?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從小就很喜歡化石,因為住在林內常去觸口清水溪水門游泳玩耍,看到石頭上有燒酒螺,好奇抱回家欣賞,後來才知道是錐螺化石,從此愛收藏化石,買了一大堆化石的參考書籍,寫了許多化石的文章專題報導陳春木,曾德明,薛文吉,李天德,王良傑等等,結交許多台灣化石界的朋友,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幫忙胡忠恆,陶錫珍教授搶救研究雲林縣樟湖,草嶺的貝類化石。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