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活化石,又稱孑遺生物,是指任何生物其類似種只存在於化石中,而沒有其他現存的近似種。這些種類曾經從主要的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並保留過去原始的特性。 活化石是從早期年代到現今在構造上並沒有太大轉變的生物,有著原貌並且能適應環境的改變而延續至今。通常指的是某種動物或植物,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其型態都還保持在原始狀態者,我們便稱其為活化石。例如銀杏、鸚鵡螺、鱟、龍宮貝、腔棘魚、水杉筆筒樹 〈台灣桫欏〉、臺灣水韭、中華鱘等。 我第一次看到魚的化石時,就被鮮明的輪廓感到驚奇萬分,幾億年前的破石片裡還能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尤其看到片片魚鱗和歷歷可數的魚鰭魚刺魚肚清清楚楚烙印在堅硬的石頭上,確實令人嘆為觀止!直呼不可思議!所以就叫做『大智若魚』了。本文以中華鱘化石與腔棘魚化石為例


中華鱘化石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 Chinese sturgeon
中華鱘是中國特有魚種,也是我國特有的名貴珍稀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聯合國列為世界瀕危物种。它屬于海河洄游性大型魚類,体長可達5米,重500多公斤,壽命長達百歲,居世界27种鱘魚之冠。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距今已有1.4億年歷史,有“魚類活化石”之稱,享“水中大熊貓”之譽。中華鱘是世界上個体最大、分布區域緯度最南、唯一秋季產卵的鱘屬魚類,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海貌、海退、地球變遷、經濟開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价值和難以估量的社會、生態、經濟价值。
1、 生境:中華鱘為回游或半回游型魚類,在近海生長,性成熟后進入江河。
2、捕食與食物:捕食昆虫幼虫、軟體動物,寡毛類和魚類等食物。
3、識別特征與習性:體長似梭型,吻長呈犁狀,基部寬厚,頂端尖,稍向上翹,口小,長在頭的側面,呈一橫裂,能向外自由伸縮,眼小,吻部腹面中央有2對等長的須,排成橫裂,全身無鱗,只有5行寬大的堅硬骨板,背部正中1行最大,看似古代武士所用的盾牌,尾鰭歪形,上葉發達。此魚個體較大,300--500千克的個體常見。堪稱魚類中的巨人。每年10--11月,成熟個體上溯至金沙江產卵。產卵場多在河床陡峭,水流湍急,流態紊亂的江河地段,卵甚大,沉性,具粘性,粘附于礫石上孵出。性成熟晚,要11-14齡才成熟,懷卵量大,約有50-100萬粒,但幸存后代僅1%左右,所以就顯得特別珍貴,此種魚類個體大,壽命長,是大型經濟魚類,其肉味鮮美,魚卵加工后為極其珍貴食品。
以上資料引用“中國科普博覽”(http://www.kepu.com.cn)

腔棘魚化石本件為複製品原件產地巴西 山塔那

腔棘魚 Axelrodichthys araripensis (Coelacanthe,coel是腔體的意思、acanthe有刺棘的意思) 白堊紀 120 ma. 腔棘魚科(Coelacanthidae)是腔棘魚目一的科,化石分布於全世界,起源於古生代二疊紀,然後在中生代侏儸紀時完全滅絕。


以下資料引用自維基百科與石物界 化石36號倉庫http://tw.myblog.yahoo.com/jw!vYdkrg2FHBiQsRaOkK7WU7WN

腔棘魚科(Coelacanthidae)是腔棘魚目一的科,化石分布於全世界,起源於古生代二疊紀,然後在中生代侏儸紀時完全滅絕。
現存的矛尾魚經常被認為是腔棘魚科的成員,不過事實上,牠們是屬於比較進化的矛尾魚屬,一直到三疊紀才出現。

發現的歷史過程
化石紀錄 雖然現存只有兩種腔棘魚,但於泥盆紀至白堊紀末間,發現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腔棘魚化石。於1938年,在南非東倫敦的漁民捕獲了一條奇特的魚。船長指最初發目前此魚是藍色的,但後來漸變成深灰色,並交予瑪羅麗•考特內-拉蒂邁(Marjorie Courtenay-Latimer)。但此魚卻未能存活,拉蒂邁就將此魚繼而交予詹姆斯•里奧納多•布萊爾利•史密斯(James Leonard Brierley Smith),史密斯發現此魚乃腔棘魚,並將之命名為矛尾魚。當時對腔棘魚的認識只有從化石獲得,故矛尾魚被指是活化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