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國四十五年以後,粉紅彩所用的是以氧化鉻和氧化錫所煆燒而成的「鉻錫紅」色料,也稱為「桃試紅」。中國傳統使用的色料大都以氧化鐵、氧化銅、和氧化鈷等為主要發色劑,氧化鉻則為新興的原料。從鉻錫紅出現之後,以氧化鉻為主的色料開始引進臺灣。這類著色劑包括各種深淺不同的褐色、綠色乃至於黑色。經由貿易商的介紹,不久之後即被生產的臺灣碗盤的窯場接受,使得產品推陳出新,變化多端。




 這些碗面上彩繪花卉紋,除了用青色彩繪葉子,粉紅色彩繪花蕾之外,又以棕色畫出枝幹,綠色畫出嫩葉。使得碗盤在雙色之後,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綠色和棕色。使用的色彩愈來愈豐富,代表著當時陶瓷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書目:


1《鶯歌陶瓷史》徐文琴、周義雄合著 民國82年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2、《阿嬤的回仔》(思想起) 陳新上 著


3、《台灣民間藝術》席德進 著


4、《台灣早期民藝》劉文三 著


5、《臺灣之回仔》方樑生 著


6、《臺灣碟盤藝術》簡榮聰 著


7、《臺灣老碗盤》陳德清 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