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清初《使琉球記》中記載,宋朝福建湄洲的孝女林默娘(人稱媽祖)廿八歲時,因父兄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突遇巨風大浪,船毀人溺,媽祖得知,飛身入海拯救父兄,因而罹難,遺體當年隨海漂流至閩江口附近的小島(即今日馬祖的南竿),被漁民打撈上岸,並將她葬在海岸邊。湄洲鄉親不見媽祖下落,認為她羽化昇天成仙,遂建湄洲媽祖廟作為紀念。馬祖人則認為,媽祖葬於現今馬祖南竿馬港天后宮宮內的靈穴石棺中,且興廟供奉,相傳至今。這個島因而被稱為媽祖島,爾後又改為馬祖。馬祖地名因此而來,媽祖也成為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
馬祖各島的村落中都有媽祖廟(天后宮),另外白馬尊王也是重要的信仰,這是馬祖信仰的特色,除此外,列島上還有許多信仰。
長佑海民的媽祖和漁民的關係最密切,在馬祖的信徒特別多,相傳馬港、鐵板和津沙的媽祖歷史最久;白馬尊王是五代時開閩有功的王審知在馬祖的信徒也很多。
在馬祖列島中,還有不少保護神和地方英雄的傳說,三國時的關公、抗元名將陳文龍、楊公八使、玄天上帝、土地公、五靈公和臨水夫人是能為民除病、鎮妖降魔、救民苦難的神明;而地方英雄有西莒威武陳將軍、北竿趙大王、南竿梅石高總管和東引張將軍等。〈參考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