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陶罐




尿桶




風鼓




耙仔







龜甲笠




氣死貓




蓑衣




機械摔桶





木製摔桶   〈圖/文陳南榮〉


 


臺灣自民國六十年之後農村的風貌,發生急遽的變遷農民所使用的農具不斷的更新,使得農村生活不論精神和物質,正銳變和消失之中,再過幾年,臺灣的新生代可能無法瞭解民國五十年之前先民的農村生活了。


 


早期傳統的農村生活到底呈現著怎樣的生活方式和風貌呢?先民如何開拓?如何耕種、除蟲?如何灌溉製肥、施肥?如何蓄牧、魚撈?這一些農民的食衣住行如何運用農具以營生圖存?這些景致影像隨歲月的遠去,不僅景象模糊,而且記憶也在消失之中。


 


先是犁田機和俗稱『鐵牛』電動拖拉﹝引﹞機的發明使用,代替了牛的犁田、翻田的工作,一向被農民依為生產力加以呵護珍惜的水牛和黃牛,從此竟成為多餘的動物,最後不是被出售宰殺,就是老死,民國八十年以來,在臺灣西南部平原想要見到牛的倩影,已十分罕見了。


 


接著插秧機也代替了農民的手工插秧,過去稻子成長過程中的灌溉方式,一向是十分艱辛,在烈日下用踏水車搖戽斗,民國六十年代以來,抽水馬達普遍使用之後,農村的戽斗消失了,踏水車、龍骨車的美景,只能在照片、在記憶中去尋覓了。


 


稻子成熟時節是農村最忙碌的收穫季節,在田裡可看成群彎著腰割草,在曬穀場風鼓仔、粑仔、米籮、布袋、掃把等傳統農具全部出籠。七十年代之後,電動割稻機的大量出產,田裡看不到割稻班,吃不到香噴噴的割稻飯。稻子割成後直到進入烘乾機,這些風鼓仔、粑仔、米籮、布袋、土礱等傳統農具,全部被閒置於農舍或丟棄,農家樂的景象,只能在影片中、在照片想像了。


 


這些正在消失的臺灣早期農具,幸好有一些愛好而且有志於維護農村民俗文物的人,他們紛紛收集早期的農具,作有系統的整理典藏與展示,表現了誠摯地對臺灣鄉土文化的關懷和維護傳統農村文化資產的行動。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有鑑於關懷臺灣鄉土文化和維護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務必要付諸行動,在十幾年前到臺灣各鄉村訪視調查,發現臺灣早年以農立縣,農村的民俗文物數量多,樣式豐富,各縣市大同小異,只是目前大多被棄置於舊農舍、豬舍、儲藏室,甚至被棄河床垃圾場,為免文物快速流失,乃下定決心收集農具,而收集的方式以拜託親戚朋友捐贈或到河床垃圾場撿拾為主,甚至到古董店收購比較精緻稀少者,迄今已有千件之多。所有文史資料均已經彙整考據,才敢將收集經驗告訴大家,目的在於鼓勵大家一起共同收藏保護先民的生活記憶。其實,目前鄉下還閒置許多珍貴且寓有教育意義的農具,等著有心的您去踏查收集。

參考書目


1、《台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 簡榮聰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國816


2、《台灣傳統農業生活與生產器具圖錄》 國立屏東農專 民國806


3、《台灣客家農村生活與農具》 簡榮聰 台灣史蹟研究中心 民國8012


4、《古農具舊時情》 陳正之 漢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 886


5、《臺灣農村一百年 》 晨星出版社 康原 民國 8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