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甲溪發現的鹿齒化石。




臺灣石頭學的學員在大甲溪發現鹿化石的現況



朱宏豪才上國小五年級就會撿化石。




石頭學有七十幾歲的學員實在難能可貴,值得嘉獎。




鹿角、大象臼齒化石





鱉板腹甲化石〈圖/文陳南榮現場上課與採訪記錄〉


 


台中縣社區大學石頭學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上課不到一個月再創佳績,在李天德講師的指導之下,已由學員朱宏豪父子與王鎮炎在東勢、石岡附近的大甲溪床採集化石,發現大量陸相化石,包括:水鹿牙齒、鹿角、大象臼齒、鱉板腹甲等化石。地質年代為卓蘭層,距今為220萬年到180萬年左右。


李天德和王鎮炎說,一般化石的採集以鯨魚、貝類等海相化石為主,大多數的人認為陸相化石只有臺南縣左鎮菜寮溪才有,可是中部地區的陸相化石,最早是30年前發現的劍齒象臼齒。東勢的農民在10幾年前正式發表,大甲溪河床發現哺乳類動物化石還是頭一次,主因是七二水災等大水沖刷,東勢大橋附近岩塊被水流切割形成六至七尺高的大峽谷,隱藏的化石才暴露出來;其實陸相哺乳類化石主要出現在頭嵙山層,距今約一萬到一百八十萬年。


    學員王鎮炎表示,昨天發現的陸相化石,是中部大甲溪河床化石採集很大的一項突破,因為他的經驗,東勢到石岡段的大甲溪是海相與陸相化石的重疊區,一下子就撿到10多個陸相化石,顯示大甲溪石岡段地層已成為陸相化石採集的重點區域。


   台中縣社區大學石頭學員有七十幾歲者,而朱宏豪才上國小五年級,跟著爸爸參加台中縣社區大學石頭學的課程,小小年紀學得快,加上眼力好,採集的尋寶過程常是最佳尖兵,李天德和王鎮炎認為,小孩子只要有興趣,愈早開始接觸化石愈好,朱宏豪小朋友就是很好的案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