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國小師生紫斑蝶標放導覽解說
成功國小師生紫斑蝶標放導覽解說
成功國小學生紫斑蝶標放過程
紫斑蝶辨識〈以上記錄紫斑蝶遷徙的珍貴圖片由成功國小提供〉
雲林林內鄉成功國小師生多年的努力,將每年紫蝶大量遷徙的路線記錄下來,引起全國保護生態的學術團體前來研究,最後保護了紫斑蝶的生命,成為生態特色教學的學校,也保護了學校未被裁撤的命運。
紫斑蝶將會在清明節出現在林內鄉,並以二波北遷移群體的方式出現,第一波規模可能較小,只有幾萬隻,但隔一、二天抵達的第二波紫斑蝶,規模相當大,會有百萬隻。由於紫斑蝶多是在清明節出現,林內鄉民又稱紫斑蝶為清明蝶。紫斑蝶自南往北飛,通過林內鄉的觸口、坪頂路線,已有多年歷史,早年,坪頂村老一輩那曉得什麼品種的蝴蝶,只知道在清明節前後,就會有大批蝴蝶飛過,因此稱為「清明蝶仔」;近幾年來,經過專家研究的結果,才知道大家習以為常、每年紫斑蝶的大量遷徙,竟然是一種生命奇蹟,更是雲林縣最珍貴的自然景觀文化資產。
為便利紫斑蝶季節性遷移行經,高公局在國道3號林內段首創生物廊道,紫外線燈管架設完成,希望能誘引紫斑蝶自橋下穿越。高速公路局、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義守大學三個單位,還特別製作了順口溜,「我們耐心多一點點,紫蝶傷亡就少一點,台灣形象會高一點,在紫蝶高速公路與人類高速公路的交流道上,我們禮讓紫蝶前行,而百萬紫蝶的生靈,也將年年以翩翩起舞回報」。
「越冬型蝴蝶」(即過冬)相當罕見,大英博物館在二○○三年出版的「蝴蝶」一書,把「台灣紫斑蝶谷」與「墨西哥帝王斑蝶谷」並列為世界上兩大規模「越冬型蝴蝶谷」。
紫斑蝶,台灣現存四種,是目前少數被發現能以成蟲方式度過寒冷冬天的蝶類,冬天陸續南飛到溫暖山谷休息,形成「紫蝶谷」,已知有廿多個,集中在高雄縣茂林鄉和台東縣大武鄉等待寒冬過去,春天再飛向北方產卵,雲林縣林內鄉坪頂、彰化八卦山、竹南、台北都可看到紫斑蝶的蹤跡。因此清明節前後觀賞紫斑蝶的大量遷徙的地點,雲林林內鄉成功國小、坪頂村土地公廟、八卦山遊客中心、台中都會公園(大肚山)等,都是最佳觀當地點。大家一起來感受紫斑蝶生命奇蹟和尋找幸福的軌跡。
至於紫斑蝶遷移之謎仍懸而未決,希望科學界、生物界努力揭開紫斑蝶密碼,更希望台灣人是為紫斑蝶生命軌跡揭密的第一人。 過了清明 還不見紫斑蝶大軍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雲林報導】 2007.04.15 04:53 am 雲林縣林內鄉坪頂村的紫斑蝶群,昨天未如蝴蝶專家預測出現,讓賞蝶遊客大失所望;國道高速公路局同意國道3號封道,延到本月底。專家預測一再失靈,引起外界質疑;地方耆老認為蝶群遷徙時機,應以 農曆3月3日 「舊清明」為準,與專家觀點不一。 紫斑蝶何時大遷徙?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研究員詹家龍根據4年來觀察研究,研判3月下旬到4月5日間,預測昨天會有大量蝶群,結果坪頂蝶道只有零星斑蝶。 高公局原公布封道計畫到今天截止,因蝶群未現蹤,中區工程處長許鉦漳指出,將按照蝴蝶學會建議,封道順延到月底。 據當地耆老、居民陳南榮、王德旺、張明智等人指出,老一輩稱紫斑蝶為「清明蝶」,是根據節氣、農曆觀察,舊清明是 農曆3月3日 (國曆4月19日),4月5日清明節為 農曆2月18日 ,造成蝶群出現時機落差,認為龍眼花盛開時,就會見蝶群抵達採蜜。 張明智說,紫斑蝶北遷如同部隊行軍,一定要有糧草(花蜜源)補充體力,今年專家預測賞蝶時間提早。但詹家龍不以為然的說,紫斑蝶具趨光性,前4年都按國曆清明前後抵達;今年遲到,可能與全球暖化,加上茂林蝶谷蝶群出現延後有關,學會已串連屏東至雲林山區國校,建置蝶況通報監測網,提高預測準確。 【2007/04/15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