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圓山遺址位於臺北市北區一個瀕臨基隆河的小山,地方上稱這座小山為「圓山仔」。小山上及周圍有全臺灣地區規模最大的史前時代貝塚,以及十分豐富而且精緻的考古標本。它不但是臺灣考古上最早被發現的史前時代遺址之一,而且因為它豐富的遺址內容帶起了早期臺灣考古學研究的蓬勃發展,至今仍為太平洋區有名的考古遺址。

西元一八九七年圓山遺址因打製及磨製的石器被辨認為考古遺址的同時,也被確認含有規模很大的「貝塚」,因此圓山遺址也一直以「圓山貝塚」見稱。貝塚內主要是烏硯殼、少量蠔殼、鐘螺殼及川蜷螺等的空殼堆積,貝殼中並夾雜大量的獸骨,這些都是史前人類的食物殘渣。此外,貝塚中還包含豐富的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以及墓葬等。圓山遺址可以確定包含有多處的貝塚,而其中的一處是迄今所知全臺灣地區規模最大的。
圓山遺址的發掘過程如下:

1896年:台灣日治時期開始第二年,受台灣總督府之託,東京帝國大學派出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及人類學四門學科專家到台灣展開綜合調查。
1897年:伊能嘉矩與宮村榮一於臺北圓山的西麓發現無數貝殼。該數量頗钜的貝殼殘骸,據兩學者推斷應為史前時代人類食用貝類後所遺留,故稱「圓山貝塚」。之後兩學者還陸續於當地發現石,玉,陶,骨角器及墓葬等物,並確認臺北仍為大湖的史前時代,圓山為有人類居住的小島。
1918年:臨濟護國禪寺因擴大學寮,鏟削圓山西側大片斜坡,意外出土一隻巨大,約兩個人高的人造砥石。經考證,為史前人類用來磨石器的用具。
1923年: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宮原敦自資為詆石建造乙座保護亭,並買下部分土地,並將兩者捐贈臺北市以為永久保管。
1935年:台灣總督府指定其中的大砥石與圓山貝塚為「史蹟」。
1928年至1945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土俗人種學講座」,於圓山進行台灣首次進行有組織及規模的考古挖掘。
1953年-1954年:臺大考古學教授石璋如率領考古學系師生於圓山西北山麓進行系統發掘,經過兩次挖掘,確定遺址具有繩紋陶與圓山兩個文化層
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張光直主持,圓山遺跡連同大坌坑遺跡進行碳十四測試。
1986年-1987年: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連照美及黃士強分別發掘更多原始文化和「圓山遺址」相關的學術書目舉隅(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黃士強,1989,臺北市圓山遺址第二地點試掘報告。考古人類學刊,no. 45:20-65。
連照美,1988,臺北圓山遺址現況調查研究報告。臺北文獻直字,no. 83:1-48。
鳥居龍藏,1911,臺灣臺北圓山貝塚。人類學雜誌 27,no. 1:56。
石璋如,1954a,圓山貝塚之發掘概況。臺北文物 3,no. 1:8-13。
石璋如,1954b,圓山貝塚之發掘。考古人類學刊,no. 3:62-63。
石璋如,1954c,圓山貝塚之發掘與發現。大陸雜誌 9,no. 2:28-34。
宋文薰,1954a,圓山貝塚民族的生產方式。臺北文物 3,no. 1:2-7。
宋文薰,1954b,本系舊藏圓山石器(一)。考古人類學刊,no. 4:28-38。
宋文薰,1955a,本系舊藏圓山石器(二)。考古人類學刊,no. 5:44-58。
宋文薰,1955b,本系舊藏圓山石器(三)。考古人類學刊,no. 6:34-45。
王一剛,1953,圓山貝塚和大砥石。臺北文物季刊 2,no. 2:86-87。
原田正彥,1990,臺灣圓山貝塚石斧。東京人類學會雜誌 15,no. 169:270-276。
張光直,1954,圓山發掘對台灣史前史研究之貢獻。大陸雜誌 9,no. 2:4-9。
張光直,1957,圓山出土的一顆人齒。考古人類學刊,no. 9/10:146-48。
張光直、宋文薰,1964,圓山文化的年代。考古人類學刊,no. 23/24:1-11。
張光直、宋文薰,1966,圓山貝塚碳十四年代更正。考古人類學刊,no. 27:36。

參考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