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斗六門農村農具記錄簿。
根據《雲林縣采訪冊》<農事篇>所描寫清光緒年間,斗六堡的農事:「田園並耕,一年兩穫。」「作苦餘閒,或入山砍析薪出街貿易、或糖廍傭工以資家費,頗耐勤勞。」
由文中可知清末時期,雲林縣的農民十分刻苦勤勞,清寒持家。農地採田地和菜園並耕制,農田一年可以兩次收穫。農閒時,有人還入山砍柴拿到街市販賣或到糖廍做傭工,以幫助家計。
由史料記載,早期先民進入雲林縣地區開水圳、闢良田、建立街莊,無不仰賴農具,最早的生產工具,大多由農民就地取材打造,使用材料以竹、木、鐵為主,並以實用為目的,因此造形樸實堅固耐用。
斗六的農具和大陸華南地區水田器物同一系統,生產方式大致相同,農民順應四時使用農具例如碌碡、犁、耙、鋤頭、風鼓、水車、割耙、摔桶、簑衣等等,這些農具以人力或獸力操作,農耕項目多樣,同一樣器物,可以使用於種植不同的作物。
隨著科技現代化的進步,農具早已機械化,昔日收割季節互相幫忙割稻的情景已不復見,取代的是電動割稻機,因此農具逐漸被淘汰了。
斗六自民國六十年之後,農村的風貌,也發生急遽的變遷,農民所使用的農具不斷的更新,再過幾年斗六市的新生代,可能無法瞭解民國五十年以前的農村生活了。例如先民如何開拓?如何耕種、除蟲?如何灌溉、製肥、施肥?如何蓄牧、魚撈?農民的食、衣、住、行如何運用農具以營生圖存?這些景致影像隨歲月的遠去,也正在消失之中。
先是犁田機和俗稱『鐵牛』的電動拖拉機的發明,代替了牛的犁田、翻田的工作,水牛和黃牛竟成為多餘的動物,最後不是被出售宰殺,就是老死。
民國八十年以來,在斗六地區想要見到牛的倩影,已十分罕見了。插秧機也代替了農民的手工插秧,過去稻子成長過程中的灌溉方式,一向是十分艱辛,在烈日下用腳踏水車、搖戽斗。
民國六十年以後,抽水馬達普遍使用,戽斗消失了,踏水車和龍骨車的美景,只能在照片或在記憶中去尋覓。
稻子成熟時節,農村最忙碌的收穫季節,在田裡可看成群彎著腰割草,在曬穀場風鼓仔、粑仔、米籮、布袋、掃把等傳統農具全部出籠。民國七十年以後,電動割稻機的大量出產,田裡看不到割稻班,吃不到香噴噴的割稻飯。稻子割成後直接進入烘乾機,這些風鼓仔、粑仔、米籮、布袋、土礱等傳統農具,全部被閒置於農舍或丟棄,農家樂的景象,只能在影片中或照片中去想像了
這些正在消失的斗六早期農具,幸好有愛好且有志於維護農村民俗器物的人士,紛紛收集早期的農具,作有系統的整理典藏與展示,表現了對鄉土文化的關懷和維護傳統民俗文化資產的行動,實為斗六之福,期望更多人能投入關懷這塊土地的文化工作上。
 #棕蓑
在民國三、四十年代農村還在使用簑衣,民國五十年代以後,此種農人雨具就被塑膠雨具所取代了,如今所遺留下來古意笨重的「棕蓑」,都成了裝飾品,高掛在牆壁作為藝術品了。
#碌碡
有句歲時詩歌:「六月六日,田東家打碌碡。」碌碡是一個滾筒狀的製圓軸上裝置七片木葉,形似楊桃,兩邊有踏板。農夫立於踏板上,一前一後,水牛於前頭拉之,碌碡葉片便翻滾拍打,發出伐啦美妙有節奏的聲音。農田必須經過碌碡處理水田碎土、埋押稻株兼整平,才可以進行播種。
# 龜甲笠
古早農夫下田梭草必須使用龜甲笠來防雨和防曬。因此古早有「梭草乞食,布田師父,割稻皇帝」的諺語。
龜甲笠的製作構思是先民的智慧結晶,現在已被塑膠雨具所取代,如今多已束之高閣或被當成古董看待了,如果您想目睹龜甲笠的話,只有到民俗文物展覽會場去參觀了!
#牛犁
俗話說:「甘願做牛,不驚無犁拖」,有謎語云「頂路彎,下路直,鸚哥鳥展白翅。」謎底就是「牛犁」;割耙。有謎語云:「四片板,一支竹、兩陣鮀仔魚,走相躡。」謎底就是「割耙」。
#而字耙
而字耙是耙碎田泥和掘田地上雜草的農具,高約六十公分,寬約一百二十公分,鐵製,上有橫柄,下有十三支尖齒,操作時,手按橫柄,以牛力牽引,也稱為「鐵耙」。
傳統謎語云:「瘦狗公,十三齒、會食土,袜食米。」而字耙是鐵製,整個耙體呈細架狀,故謎語形容為「瘦狗公」,主要部分是由十三支尖齒構成,所以稱為「十三齒」,「會食土,袜食米」,是用來耖土,當然不會吃米糧了。
#秧桶船仔
〈1〉、秧桶船仔
秧桶船仔是插秧時用來放秧苗的農具。農夫在插秧的那一天,插秧者都要帶一個秧桶船仔,在秧桶船仔內放一批弄好的秧苗,農夫插到那兒,它就跟隨到那兒。因為這種木桶就像小船一般,到處漂流,所以稱為秧桶船仔。
秧桶船仔除了插秧用之外,每年夏末,瓜仔脯、菜脯要用鹽醃製時也常利用它來搓揉,十分有效。插秧船仔有時也可以用來幫幼兒洗澡,體積又淺又寬,讓幼兒躺下來洗澡非常舒服方便!
(2)、秧篦仔
秧篦仔是插秧時用來裝秧苗的竹製農具,利用竹子削成一條條長條片,加以穿梭有孔地編織,每個孔口約雞蛋大小,農夫插秧時之前,必先將秧苗從苗田中,一剷又一剷地剷起來,放在秧篦仔內,形成螺旋式地堆放起來,圈到滿為止。
放好秧苗的秧篦仔,要挑到插秧的田中,放在田中小徑上,由農夫捧進秧桶船仔內,再一叢又一叢地插進田裡。插秧時要半蹲,要看著田中的秧格再插入田土中,就完成插秧的工作了。
秧篦仔每年用過之後,那些小竹片就會壞了,所以每次都要淘汰一些破損的,把可以用的留下來繼續用。秧篦仔後來有人以塑膠為材料,弄成模型製作而成,這樣比原有用竹片編成更耐用!
(3)、秧格
秧格是插秧前用來拉線取直的農具,在水田插秧之前,為了使所插秧苗更直更有規則,疏密相同必須拉線,橫直各一次,將田拉成為井字的線條,秧苗就插在交叉線上。
秧格的輪子在下端,這些輪子都是活動的,而且間隔相等,所以拉起來的線條都是井然有序的直線。使用時把秧格機弄斜,一個人雙手扶拉在上端,往後倒行,眼睛注視旁邊的線條拉線。如果每一區水田的第一次線歪了,其餘的線也就跟著歪掉了,所以拉秧格的人,要稍有經驗的人才可以,否則秧叢就歪七扭八不好看了。秧格只用在插秧的時候,不用時就是吊掛在屋簷下面。   
秧格機不是家家都有,在相互換工的一組農夫之中,有一台這種秧格也就夠了。富有人家在農具行買來使用,貧困人家都是向富有人家借用,當時借用農具非常普遍。
古早農業的景象在您的眼前一一呈現了吧!
(參考照片攝於三號水門水利文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