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雲林溪前世今生48
斗六門橋與斗六門橋石碑。
斗六歷史諺語:「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
斗六街尾1894年清代《雲林縣採訪冊》記載:「斗六門橋在縣南門內,長四丈餘,寬五尺餘。」文中說明當時是斗六堡有古城,斗六門橋位於斗六古城的南門內,長四丈餘寬五尺餘,表示當時的斗六溪(現在稱為雲林溪)不大,寬只有五尺多。斗六門橋現在應該是中山路通往鎮南里的斗六橋,研判當時是古城南門通往柴裡社和他里霧社.庵古坑的主要通道?
《雲林縣採訪冊》記載:『斗六門橋石碑在縣南門池王爺廟邊,高六尺四寸,寬二尺四寸;乾隆五十年斗六門分司胡立。碑上僅泐捐緣姓名,且字蹟漶滅,故文從闕。」由文中說明斗六門當時放在斗六堡南門池王爺廟邊,高六尺四寸,寬二尺四寸,年代乾隆五十年是1785年距今兩百三十五年的歷史,屬於雲林縣和斗六市的古文物,斗六門橋石碑應該由文化相關單位列為重要的文化資產積極保護,現在放在廟宇的後方通道吊掛垃圾袋,讓人看了真諷刺,與斗六涵碧樓的消失應該是一樣的感受?建議將斗六門橋石碑底座移到雲林溪畔保護,並立說明牌解說斗六門橋石碑對斗六歷史文化的重要性。
(攝於雲林旁的斗六市永福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