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明節福州萬姓公祠祭奠。









福州公祠位於雲林溪畔斗六市鎮南路的福州萬姓公祠見證福州師傅來台傳播民間技藝的奮鬥史。也是雲林縣具有歷史價值特色的地方信仰中心,每年清明、端午及中秋節都有來自全國的家屬來斗六市祭拜追思。建議政府應列為歷史建築保存維護。
#斗六門福州公祠的故事。
老照片中這些來斗六市打拼的福州人都已逝世,大多數葬於斗六市鎮南路社口公墓,福州雲林縣同鄉會也是在當時成立,老照片拍攝的地點是在斗六市行啟記念館後方。
俗話『唐山過臺灣 心肝結歸丸 』道盡外省人來臺灣的心酸,先父大約日治時代從福建省福州市長樂縣來臺,首先到雲林縣斗六市從事麵線製造業並傳授學徒,至民國四十四年,與數十位從事麵線製造的同鄉成立雲林縣製麵工會。經過了六十五年,這些福州人大都已逝世。位於斗六市鎮南路社口公墓〈雲林縣福州十一縣市福州同鄉會靈塔〉就是大多數的斗六市福州人的葬身之地。
這些福州人當年就是住在雲林溪畔,城頂街.太平老街.成功路.西平路.公正街等地,斗六市的美食炊仔飯就是福州的八寶飯,雞絲麵就炸過的福州細麵(麵線)福州丸等,太平老街土地公廟麵攤阿水伯就是福州人,阿水伯過世之後,現在他的兒子.女兒還在賣福州特色的美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品嚐。
#福州萬姓公祠見證福州師傅來台傳播民間技藝的奮鬥史。也是雲林縣具有歷史價值特色的地方信仰中心,每年清明、端午及中秋節都有來自全國的家屬來斗六市祭拜追思。建議政府應列為歷史建築保存維護。
倪贊元撰《雲林縣採訪冊》斗六堡記載很清楚,1894年斗六堡當時是一座文化古城。
位於斗六市鎮南路雲林溪畔的靖安寺和福州公祠,可以清楚看到這一段歷史的真相。
雲林溪在每個階段的歷史上,都各具有其意義;其中中央研究院便藏有一幅『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變斗六門激戰圖』,當時期斗六門地區民軍隔著斗六溪就是現在的「雲林溪」,配合清北京朝廷所遣之福康安、海蘭查等軍隊,開城門迎戰;並激戰於斗六門大街死傷慘重。
斗六門縣丞等方振聲、馬步衢和其眷屬全數殉職,後清廷於斗六堡北門建『昭忠祠』。
同治元年又爆發「戴潮春事件」,地方官吏、仕紳和居民受害死傷慘重,事件平定後官方將此些忠骸葬於斗六門南郊「義塚」,就是社口公墓,現在是社口藝術水岸園區旁的『靖安寺』和『萬姓公祠』,前者是收埋戴潮春事件死難之遺骸,後者則是包括清光緒末大小民變,以及日治時期『雲林大屠殺』的遺骸,。
但到了日治時期初,原『昭忠祠』已漸傾圯,於是乎當時的斗六支廳長乃將該地拆除,改建斗六武德殿演武場及武德殿事務所。
因此除了討論雲林溪的整治之外,真若要達到國際級清溪川的標準並非不可能,端看是否有將河流自然工法作整體規劃,顧慮雲林溪環境自然生態之外,進一步不影響都市景觀的內涵,雲林溪富有歷史人文意涵的故事性地方必須呈現出來,培育一批導覽員,讓優質的導覽員來解說,未來才有辦法吸引更多的觀光客來斗六市旅遊。
#福州十邑:閩縣、侯官、古田、屏南、閩清、長樂、連江、羅源、永福、福清等十縣。位於斗六市鎮南路社口公園出口福州公祠的大眾公。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