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落實雲林縣地方學
走過必留痕跡。
---以下資訊源自網路---
***陳南榮 慨捐二百多件史前文物2004.07.16
【人間福報-本報斗六訊】國立斗六高中退休教師陳南榮,十多年來自費搶救雲林縣文化遺址、蒐集古文物,在他的工作樓層裡,擁有萬餘件化石、史前人類遺物及民俗文物,編號整理後,分批捐贈國史館、學術單位,對雲林縣文物保存及考究默默耕耘,且貢獻良多。
「把看來毫無價值的石頭標本變成有用的教材,是我一生中最感欣慰的事。」陳南榮說,二十多年來他把蒐集的各年代古文物、各種石頭整理、編號,在斗六市成立「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供民眾免費參觀,以鼓勵民眾接近大自然,並供學術單位教學、研究。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館長劉峰松探知陳南榮保有文化遺址的史前陶片,經派員接洽之後,陳南榮即捐贈二百餘件距今二千年至四千年的陶片。他還準備把二百多件史前文物捐給斗六高中陳列。
**玩石頭→愛上考古 陳南榮環島蒐文物 開壞四輛車
2012-06-14 00:44 中國時報 【許素惠/雲林報導】
▲斗六高中退休老師陳南榮鑽研考古2、30年,家中滿是骨董。(許素惠攝)
斗六高中退休教師陳南榮因一次研習而愛上考古,從奇石、雅石到化石,由明清至史前,自地表到文化層,為了採集、紀錄、發掘遺址文化,開壞了四輛車,環島不知幾周,對島內文化遺址瞭若指掌,聲名遠播對岸,還被大陸《中華奇石》邀請為專欄作家。
教國文的陳南榮從玩石頭開始,沒想到一頭栽進考古世界,即使是幾百萬年前的岩層變動、扇貝化石的形成等,他都如數家珍,像本考古活字典。「興趣害了我!」陳南榮不諱言為了興趣,散盡所有零用金不說,還開壞了四輛車,買兩棟透天厝專放收藏的文物。他將每樣古文物視如珍寶,只進不賣,尤其對雲林文物更情有獨鍾,環島數周尋尋覓覓,全數收購。
雖非科班出身,陳南榮對台灣考古的貢獻不亞於仍活躍在國內的任何一位專家學者。雲林縣的梅林、坪頂、番仔郊、雷厝、貓兒干、崩溪缺、海豐等遺址的發現與挖掘,他都是開挖先鋒,其中梅林遺址,甚至是他最先發現的。
「我不愛名利,也不是文化販子。」陳南榮曾向包括前總統陳水扁等政治人物,建言在雲林蓋一座博物館,無奈每個人把他視為文物販子,令他心灰意冷。
多年前,他慨捐了一大批文物給台南南化博物館,眼見紀錄故鄉演進的重要文物流落他鄉,他心急如焚,「.我們雲林有多達六十九處遺址,卻沒有一座博物館可收藏。」
他擔心自己百年後,所收藏的兩棟古文物也會因此被變賣流落他鄉,希望有生之年,看到雲林所有文物回家。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