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鼓與酒罐
擂茶與擂缽
紅床眠
棕 簑與秧盆
龜殼笠
龜殼笠
主講人: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陳南榮
一、前言
台灣,古代被稱為「毘舍耶」,意思是農業的樂園。十七世紀初清朝政疲弊,流寇橫行,不少大陸沿海居民生活困苦,風聞台灣富於農漁之利,於是紛紛渡海來墾殖。
到了清乾隆二十五年,廢除移民禁令之後,大量閩粵移民帶著各式各樣簡陋的農具和農業技能以及生活器具,乘著木殼帆船,到台灣墾殖討生活,冒著瘴疾、毒蛇猛獸、天災、番害、艱苦的墾殖,其目的以求三餐溫飽。
由廣東、潮州、惠州等地台種地傭工,稱之為「客子」,所居之莊曰:「客莊」,「客」有輕視之意。客家人稱為「夏家人」,夏:中國人,意謂來自「中原的中國人」:所以在廣東省四周的都市,大多數都說廣東話。「來自中原的中國人」才說「客家話」,所以廣東話和客家話是有很大區別。
福佬客來台墾殖的路線,大致上是從嶺東的原籍地,沿著韓江而下,到達汕頭附近各港口,而後乘船到廈門查驗過關口,然而後乘木殼帆船到台灣各港口。
二、生活器物的內涵
「臺灣早期福佬客生活文物和器具,是研究臺灣歷史文化最佳史料,也是認識臺灣福佬客最具體的實證」。
臺灣福佬客早期所遺留的生活器具和文物,讓我們清晰看到福佬客克勤克儉的歲月足跡,從這些生活器物和文物,可以回顧當年的風土民情和文化背景。福佬客早期生活器具和文物,是追尋歷史的一項重要證物,因此,透過生活器具和文物的整理與收集,將有助追尋福佬客生活脈絡。
主要是透過先民生活有關的生活器具和文物,追溯先民之生活風貌,藉以建構台灣先民開拓史以及生活史,促進民眾認識台灣歷史,緬懷先民篳路藍縷,開闢草萊辛酸血淚之精神,啟發縣民愛鄉情懷。
由於臺灣福佬客早期生活器具和文物是福佬客生活經驗累積,也是福佬客文化藝術的結晶,代表著福佬客蓽路藍縷、胼手胝足的生活足跡,因此福佬客的生活文物和器具與日常生活起居、習俗有密切關係,內容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禮俗、祭祀等方面器物;器物的功能或多或少都具備實用性、藝術性、宗教性、裝飾性等實質的功能。
民國六十之後,臺灣社會的快速變遷,福佬客生活器物和文物一再的更新,使得傳統的風貌正急遽地銳變或消失之中,也許再過幾年臺灣的新生代,可能完全無法瞭解民國五十年代以前福佬客早期生活的真面貌。
福佬客早期生活器具和文物,能讓人回味童年或感受親切的庄下味,每當人們目睹代表臺灣早期福佬客的器物,往往能讓人們重溫往昔社會純樸厚實的風俗和民情,例如早期碗盤大多胎土厚實、造型粗糙有力、圖案簡易、純手工彩繪,充分流露先民墾荒時期辛勤工作,只求一餐溫飽而已;又如婚喪喜慶和祭拜的神明所用的藤、竹、木器、陶瓷,都能自然流露傳統民間鄉土藝術風情。
期盼吸引更多福佬客走出來共同參與,並以身為福佬客為傲。激發福佬客的自覺,讓福佬客能深入了解客家文化,也讓各族群互相欣賞認識,進而促進族群融合,呈現客家文化活力,使本縣客籍祖先篳路藍縷的過程及對後代子孫的影響與啟發。福佬客文化的認識,以及對臺灣鄉土文化的關懷和維護文化資產能有實際的行動。
A、農具部分:
福佬客的主食是稻米和蕃薯,因此農具特別多。臺灣從清朝、日治時代、台灣光復初期,台灣的農具形式與大陸沿岸一帶大致相同,例鋤頭、犁、耙、風鼓、磱碡、打穀機、水車、石磨等。
臺灣農村早期下田芸草是跪爬式除草,十分辛苦,台語「搓草」、「索草」,爬在地上行之。客家人搓草用立姿。
客家人叫「搔草」姿勢奇特,一手撐「傘」、一手柱仗,赤著雙腳,以腳趾頭搔抓田泥雜草,每芸田床三行,動作整齊一致,身穿長袖衫長褲,還唱客家山歌,配合美妙動作,稱為「芸田舞」。
由「芸田舞」可以表現出客家人樂天知命的智慧,既無跪爬行式的腰酸、背痛,也不怕蛭蚊的侵擾吸叮,更避免酷寒、悶熱以及葉尖的刺痛。
B、生活器具部分:
福佬客因為東渡來台,因時間較遲,肥沃地區大部分已被福佬人開發殆盡,迫不得已,只有向南端發展,例如分布南部六堆、中部濁水溪流域以及大甲溪流域等山區,北部桃竹苗東部花東縱谷一帶偏僻地區,交通不便的山丘以及被隔離地帶開發,還要忍受番害和土地貧瘠,為了求生存,只有發揮堅忍刻苦、吃苦耐勞、勤儉的精神。
由以下福佬客早期使用的生活器具就可見一斑。
客家人吃的口味比較「鹹、酸、辣、香、肥」、「粗鹵大方」,喜歡醃漬、油炸的食品,例如瓜、刈菜、菜頭、筍、結頭菜。
「辣」促進血液循環,客家的辣並不是辣椒,而是薑絲、大蒜的辣,所以客家人喜歡薑、辣。
「酸」—可去腥味、殺菌的作用,「鳳梨炒豬肺、豬腸」酸醋豬肚肥腸。
所以至今客家名菜有梅乾扣肉、酸菜肚片、薑絲炒肥腸、客家小炒等。
客家人喜歡醃製食物和釀酒,所以陶甕、罐特別多。例如:油甕、酒甕、豆腐乳甕、米甕、鹽甕…等。
廣東一帶喜愛廣窯的製品,早期台灣與大陸有來往之時,廣東綠釉和青花瓷的製品特別多,如油燈、竹筷籠、碗、盤。台灣光復之後,就由台灣自製碗盤、陶甕,就比較表現出台灣的風味,也多少區分了福佬人和客家人用品的差異。
福佬客喜歡飲茶、喝酒,到現在廣東一帶居民吃飯前一定要先飲茶,由早期從故鄉帶來許多綠釉壺、錫壺、鐵壺、瓷壺,酒罐等器具便可佐證。
由於客家喜歡吃點心的習慣,吃〈湯〉粄圓、粄條、糍粑、米糕、水粄〈碗粿〉,喜歡用角鉢、圓鉢等器具來裝。
客家喜歡飲茶,「擂茶」是其中一種;「擂茶」又稱鹹茶,又叫麵茶,其製作和食用方法:「把茶葉放在磨缽內擂碎,加鹽沖開水、泡以炒菜、芝麻、花生、生菜。比較講究的做法,甚至用豬肉、蝦仁、綠豆、紅豆、眉豆等做佐料廣東、海陸籍客家人特別嗜好的是親友來訪款待客人,味道可口並能開胃健脾,是一種有益健康的食品。
桃、竹、苗一帶客家名茶「東方美人茶」又稱「膨風茶」。以及新竹的紅茶等,在臺灣很有名氣,因此早期客家人就非常講究茶具,例如龍罐、茶壽、茶杯、茶壺等製作。
三、結論:
人為萬物之靈,自有人類開始,就有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的行為,這些行為在生活之中,離不開器物的應用,對於器物的應用,不但是與生具有的本能,並且製造技術日新又新,精益求精,隨著時代的演變、智慧的提昇,不時去蕪存菁,將不合時宜,不符經濟效益的器物淘汰更新,再盡善盡美的準則,迎合新時代的需求。
被淘汰拋棄的生活器物,全部是先民的巧思與智慧,這些先民的心血結晶,已綿延千年的器物,比比皆是,後代的子孫,依舊是在器物的機能、型態、質料上有所改進而創作,但是總離不開最初的巧思與智慧。因此筆者藉這次講習《由生活器具探討福佬客文化》是具有歷史文化的意義,可惜範圍太廣不能一一詳盡解說。
參考書目
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臺灣省文獻會篇印
2、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臺灣省文獻會篇印
3、《臺灣煙草栽培變遷史》日文原作:稅所重雄 中文翻譯:吳萬煌 臺灣省文獻會
4、《臺灣通史》 連橫著
5、《二水鄉的根與枝葉》 賴宗寶編著
6、臺灣的民用陶瓷器 陳新上著
7、古農具舊時情 陳正之著
8、臺灣客家民俗文集 黃榮洛著 新竹文化局
9、臺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簡榮聰著 臺灣省文獻會篇印
10、客家飲食文化器物之美 朱陳耀著 桃園縣文物協會
11、臺灣味缸與甕的故事 台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
12、彰化常民生活文物展專集 彰化縣文化局
13、雲林縣鄉土教材 雲林縣政府教育局
14‧雲林‧福佬會客事 邱彥貴著 雲林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