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較重要的新石器時期文化,距今約50006000年前,持續時間約2000年。因1935年首次發現於熱河省(今屬內蒙古)赤峰市的紅山而得名。紅山文化於1954年被正式命名,是中華民族「龍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也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地理分布紅山文化分布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主要集中於西遼河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紅山文化是我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距今約有六千多年的歷史,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與遼寧、河北、吉林三省的交界地帶。
       



       



       



         


                             象齒化石


生活概況紅山文化的年代,大約距今五千多年,與仰韶文化中、晚期相當,其生活有以下特色:


1、生產工具有不同的類型,包括打製石器、磨製石器和細石器;農具數量甚多,有石耒(lěi)耜(si)、石犁、石鋤等。   


      


       


            箭簇
       


                                                                            玉豬
       


                                                                            玉龍 


                  


                                                          玉錛


       


         


                                                   玉管


     


          灰陶                                                         彩陶


2、陶器製作紅山文化的陶器,分為泥質紅陶和夾沙灰陶兩種。細泥的彩陶用作煮食,夾砂的劃紋粗陶用來盛載食物。此外,還一些孕婦陶像。紅山文化並未有發展出與仰韶文化近似的彩陶文化,反而與當地較後期的龍山文化黑陶的造型有點近似。紅山文化有位於河岸草原的遺址,祭祀地點與墓地則位於山丘及林地。在祭祀遺址發現有逼真的動物及女性泥塑,由女性塑像顯示當時可能為母系社會。經濟活動以農業、飼養家畜和狩獵、採集野果為生。


3、玉石雕刻動物型的玉石雕刻十分精巧,以豬、虎、鳥、龍等形狀為主,工藝水平極高,是紅山文化的一大特色。紅山文化的玉龍造型非常簡單,很多時只是一個圈,與後期的盤龍、紋龍等相比顯得十分原始。所以,有考古學者認為後來中原人士對「龍」的崇拜,其實是源自「紅山文化」。


4、當時亦生產經過打磨石器,帶有幾何裝飾圖形的紅陶、灰陶等。由於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大多沒有表面裝飾,因此紅山文化經過雕刻及裝飾的玉飾特別引人注目。紅山玉器主要為各種動物形狀、玉珠、玉戒、吊飾、玉璧等。


〈照片攝自內蒙赤蜂博物館、資料參考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