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生翁戎螺



現生翁戎螺




甲仙翁戎螺化石




秀英翁戎螺化石





潘常武翁戎螺化石


一、前言
台灣是世界翁戎螺的重要產地,在台灣近海已發現「紅翁戎螺」「寺町翁戎螺」「高腰翁戎螺」及「龍宮翁戎螺」。因為翁戎螺是很珍貴,廣受收藏家的喜愛,因而價格甚高,有百萬富翁螺之稱。不過,最可貴的是它的學術價值,生物學家研究了這些活翁戎螺的身體結構和器官之後,對於軟體動物的演化史有了更深的了解。翁戎螺的身體構造保持著極原始的左右對稱,它們且有兩個雙邊鰓,兩個心耳和兩個腎臟,神經系統與石虌有點相似,齒舌是最原始的扇舌型,翁戎螺為雌雄異體,但是行體外受精,據說是以海綿為食。


二、臺灣翁戎螺化石種類


臺灣翁戎螺化石種類有台北烏來漸新世的「謝廣和翁戎螺」及南投中寮中新世的「南投翁戎螺(帝翁戎螺屬)」,「潘常武翁戎螺」「秀英翁戎螺(均是臍翁戎螺屬)」等四處。


三、甲仙翁戎螺化石發現經過


南台灣尚無翁戎螺化石的發現時,一直到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在甲仙四德化石區大田圳水壩下溪邊滾石中,被大田村鄉民呂忠華先生發現大型螺類化石,撿回轉贈西安村林素貞女土收藏,曾德明先生於偶然機會參觀了這一化石,發現其螺體大,螺紋美麗,疑是翁戎螺,特請台灣省博物館地學組長賴景陽先生南下研究,發現是新種類,命名為Perotroochus,Chiasiennus,中文名稱為「甲仙翁戎螺化石(姬翁戎螺屬)」。


四、甲仙翁戎螺化石描述


甲仙翁戎螺化石,螺體大,螺塔低,最大直徑有19.5公分螺高約11公分,最大直徑與螺塔比例(D/H1.84)左右,殼頂的角度很大(99度 —100度),螺層有七個,且圓而凸出,而罅裂都破損但不長,臍孔不深,如是貝殼表面模型有火焰花紋與螺紋交為布紋狀,撰者曾德明先生有幸收藏三個翁戎螺化石標本,二個產於細粒砂岩滾石中,是內模標本,另有編號二號較小型標本,產於斷崖之石灰岩層,與花月蛤混合產出,是唯一有貝殼表面花紋的標本,對研究有一大幫助,至其古代生態環境,在模式標本殼口外唇附有三個水海扇貝殼,曾德明先生採集三號標本時,做詳細觀察,其母岩為細粒砂岩,翁戎螺含在多數海扇的化石帶中,其海扇,小蛤類均韌帶分解,是死體群集且有岩屑雜石碎片,是被搬運的堆積物,為一浪靜有相當深度的沈積環境,本來翁戎螺被視棲息深海貝類,但現在報告 20—100公尺內外淺海亦有出產,且同屬寺町翁戎螺,宜棲息於灣內有砂或泥之海底,這些翁戎螺化石古代棲息環境可能與現生種寺町翁戎螺現在棲息環境相同。



本文參考曾德明著《甲仙化石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