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研究院劉益昌前來調查。


工地挖出滿地的糖瘺殘片和青花瓷片。


石器


遺址將蓋大樓的現場,目前已成為亮麗的販厝。


 

考古搶救現場。

 

〈圖/文陳南榮〉

一、        前言:

番仔溝遺址是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 十二月二十四日 ,筆者意外在我家附近番仔溝(註1)香蕉園的新堆積土上,看到大量的紅褐色夾砂陶、灰黑色夾砂陶和漢人的硬陶青花瓷片、陶環、陶珠和少量的磨製孔穿石器,以及印有「南聖宮」字樣現代的瓷碗殘片等。2000年被中央研究院考古隊劉益昌主任命名為「番仔溝遺址」。「番仔溝遺址」發現經過,可參考《雲林文獻》45輯<番仔溝遺址發現經過與記錄報告>。五年來,因未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和地方文史團體的幫助與聲援,番仔溝遺址大部份已成為菜園和建屋工地。

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春節前,靠近斗六市林頭里南聖宮後方,位於番仔溝遺址範圍內有塊空地,過年後地主要蓋房屋,遺址恐有消失之虞;劉益昌主任據報趕緊透過游勝利里長、筆者、地方人士,與地主協調同意,劉益昌主任動用自己的研究費,率考古團隊開挖長寬各2公尺探坑兩個。在過年前結束,文化層十分清楚,至少大約可分三層,最上層為近代至清朝;第二層為清朝至平埔族;第三層為金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晚期。

二、第一次試掘的文化內涵如下

在坑內出土遺物方面,主要為素面紅陶、素面灰陶、黑陶陶環、磨製石斧、凹石、磨製石刀等殘片,比較特別的是,有兩件鳥頭狀器;鳥頭狀器是臺灣南部蔦菘文化的代表器物和特色,因為樣子像鳥頭,考古學者稱之為「鳥頭狀器」;鳥頭狀器的顏色有紅色和黑色,以泥質陶為主,器身有不對稱的穿孔,酷似眼睛,製作精美,讓考古學者著迷和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器物,有人推測為宗教祭祀的器具,可能與西拉雅平埔族公廨屋脊西側上假鳥「阿庵」有關。

由鳥頭狀器在斗六市番仔溝遺址出土,讓劉益昌主任振奮不已,因為鳥菘文化普遍分佈在八掌溪以南,高屏溪以北區域,因此判定此遺址的年代與蔦松文化有關,距今約二千年至三、四百年前,是最早期台灣平埔族的活動地區之一。有可能在當時斗六地區的洪雅平埔族與南部地區西拉雅平埔族已有來往和交易。

中央研究院劉益昌主任在考古現場強調:「番仔溝遺址可能是雲林縣新石器時代晚期轉入金屬器時代的關鍵,是雲林縣十分的重要史前遺址,縣政府文化局應儘速通報為雲林縣重要遺址,並逐年計劃申請經費,由坪頂遺址、湖本南遺址、梅林遺址、番仔溝遺址等四個遺址,作內涵與範圍試掘研究,探討是否四個遺址有關連性,甚至仿照十三行遺址、卑南遺址等,籌建史前遺址館,供民眾參觀,以振興地方文化產業的繁榮。」

事後南聖宮宮主陳希賢、副宮主蘇秋文和林頭里里長游勝利知悉後十分重視,認為是斗六市林頭里一項很重要的文化資產,呼籲政府有關單位重視,儘速派人來搶救番仔溝文化遺址,為妥善保護番仔溝遺址的古文化遺跡和遺物,希望有關主管單位應在遺址處採取保護措施,樹立保護標誌牌,防止人為破壞,能在林頭里成立番仔溝遺址的巡守隊,以保護遺址的完整,同時在南聖宮附近規劃成立文化園區,對斗六市未來發展地方文化產業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三、第二次試掘的文化內涵如下

西元2005年七月番仔溝遺址兩塊空地,已由建築公司動工興建房屋,又挖出大量類似歸仁十三窯的陶片、糖漏殘片(註2)、黑色夾砂陶等文物。 七月二十八日 筆者緊急聯絡劉益昌主任帶考古隊來記錄勘查,想辦法搶救番仔溝遺址,發現番仔溝可能有一個關係臺灣陶器發展的重要窯址之一。

番仔溝有窯址的傳說是根據里長游勝利說:「小時候聽長輩說番仔溝有一個中窯,我家附近挖魚池也時常發現大量紅陶片。」

斗六番仔溝遺址因工地動工發現窯址,番仔溝窯址是台灣第二次窯址考古,也是台灣第二次發現(製糖器物)瓦漏窯遺跡並有大量出土實物,對於研究台灣窯業歷程與早期糖業發展有重大意義。中央研究院緊急派考古隊來番仔溝窯址緊急搶救中。這次考古計畫,發現出土番仔溝遺址發現糖漏窯遺物,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時代(一七五○),而且前後延續了兩百年(一七五○至一九五○),印證了文獻上提到過但未曾在窯址上發現過的糖漏記載,也可以進一步填補台灣糖業發展史。

番仔溝遺址發現糖漏窯目前僅次於歸仁窯,因工地動工發掘出的窯跡與遺物數量驚人。可見番仔溝窯在清代主要生產製糖工具,這時的窯業正是大宗農產品加工業刺激之下形成的特殊工業,體現了台灣早期窯業重要特徵。後來因日本政府引進精進製糖技術,番仔溝窯轉為磚瓦窯。

番仔溝窯址文化層遺物中以製糖用陶器為主,足夠拼湊出一個製糖間原貌,他還複製完成一組糖漏與漏罐,清楚呈現糖漏形式與使用方法。製糖器物包括滴漏糖蜜的漏斗形糖漏,承接精製白糖的漏罐。還有用來支撐糖漏的座(圈座器)等。文獻中諸羅、鳳山、台灣縣志都有糖漏窯的紀錄,目前已發現窯的結構。

根據清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諸羅縣志》記載,台灣即已燒製有陶製素胎的糖漏。另有文獻記載,鄭氏王朝時代台灣就已經開始用糖漏來精製白糖,荷蘭時代的白糖生產量已超過紅糖,但還不確定是否使用糖漏。

番仔溝窯址的出土,證明了清乾隆以前(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台灣就開始有砂糖的生產。距今可能有兩百多年,至於番仔溝窯的年代能否上溯到更早的年代,還待進一步考古搶救研究。期望地方政府能重視番仔溝遺址,使番仔溝遺址能早日正式挖掘,以揭開神秘的面紗。

四、結論:   

近年來臺灣由於科技的進步和土地開發的迅速,使得大量的考古遺址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我們常常說要保存文化古蹟,卻很少有人知道我們生長的臺灣土地雖小,卻有二千多處的考古遺址,這些都是我們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但是少有人去關切,如今這些考古遺址有些被破壞消失,有些縱使出土,也無人聞問,實在令人痛心惋惜。

史前遺址是人類對土地認同的不二法門,每一個遺址都代表一段歷史;臺灣歷史是長期缺乏認知,但是未經文字記載的史前文化,經考古學者的合理解讀,可以發現我們的老祖宗如何走過蠻荒?也絕非現代人所想像的茹毛飲血般的野蠻、落伍、原始。由史前文化的認知和保存,能讓後代子孫對祖先感恩,對臺灣這塊土地產生感情,因此保存史前文化,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工作,期盼臺灣的史前文化,能成為當今「實證教育」的重要文化資產。不只要教育下一代,中國有北京人、山頂洞人、仰韶文化、黑陶文化等,臺灣也有比這些文化更精彩的史前文化,而且可能是世界史前史的發源地。

考古學上研究最小的基本單位是遺址和遺物;遺址和遺物是史前時代人類生活的唯一記錄。筆者平常就對臺灣史前遺址的搶救工作有興趣,只是要盡雲林縣地方文史工作者的義務,收集暴露地表的文化遺物作為佐證,以突顯番仔溝遺址的重要性,並收集相關考古資料,提出問題,提出假設,作為學術單位未來研究過去人類生活史的參考而已;尤其考古工作是研究過去的時空與史前人類當時活動交會時所留下的遺址;遺址若被破壞了,是無法複製再生的,這些遺址將是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之一,因此要重視臺灣本土文化,一定要重視保護臺灣史前遺址的完整性,番仔溝遺址目前已受到當地種植果樹、民宅、廟宇、農田、菜園等嚴重破壞,目前未受到地方政府的幫助和地方文史團體的重視與聲援,筆者僅居於保護地方文化資產的心願,義務幫忙中央研究院考古順利挖掘而已,因此建議政府有關單位應儘全力加以維護保存,急需學術單位以正式的考古層位挖掘搶救,確認遺址的範圍及其文化內涵研究,以作為蓋雲林縣史前博物館和學校鄉土教材參考之用。

番仔溝遺址,因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兩次試掘相關研究資料,尚未完成,因此筆者以番仔溝遺址發現經過與調查記錄為主軸,真實記載和兩次試掘相關研究資料,是在考古現場與考古隊討論的初判,僅供參考,可作為鄉土田野調查「如何去發現史前遺址?」的教材。

(註1)在清朝《雲林縣採訪冊》第5頁臺灣文獻叢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記載:「番仔溝是番仔郊」,「郊」可能是米郊或糖郊,是漢番交易的場所,因此「番仔溝」應改為「番仔郊」才對。

(註2)、糖漏是早期土法製糖的重要容器,形狀呈圓錐形漏斗狀,口大底尖,口緣有闊邊,便於提取,最下方有一圓孔。全為橙色素燒泥質陶,沒有夾砂也不上釉,以手拉胚成形。

參考書目:

1、劉益昌《臺灣的考古遺址》,臺北縣文化中心1992

 

2、劉益昌  《臺灣的史前文文化與遺址》,臺灣省文獻會、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南投1996

 

3、何傳坤《臺灣的史前文化》遠足文化 2004.1

 

4、《雲林文獻》45輯<番仔溝遺址發現經過與記錄報告>陳南榮

 

5、<萬年淬鍊的臺灣人>經典雜誌(5579)陳淑華許朝欽 1998 81

 

6、第一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雲林史前文化初探>劉益昌

 

7、<臺南縣歸仁鄉十三窯>聯合報鄉情版陳南榮20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