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玉錛




玉環





雙耳圓罐  



四突玉玦




玉鏃


 




玉玦
 


卑南遺址簡介


壹、前言:


民國六十九年南迴鐵路施工,於現在台東卑南新站工程進行大規模的挖土,因此揭開了蘊藏豐富的卑南史前文物遺址,遺址內石板棺及棺裡的精美陪葬品也紛紛被掀露出來。
根據所收集的考古挖掘資料,可以推測三~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卑南聚落是長期居住的大群眾部落,遺址文化層分佈,最底層為卑南史前石板棺內出土遺物層,上層為繩紋陶文化層,再上層為卑南史前文化層。
在石板棺出土遺物層裡,石板棺大致為南北向,且死者腳部多向著都蘭山,棺內的陪葬品種類與數量繁多,且細緻精美,包括精美的玉、石器裝飾品、武器、工具、陶紡輪、及盛裝食物造型優美的陶容器。
玉器材料大部份以豐田玉為主,製作的造型,數量繁多,可分類為頭飾類,耳飾類,頸飾類,胸飾類,臂睕飾類,武器類,工具類等,其中以人獸合一的雙人獸形玦最為精緻,特殊是國寶中的國寶,而以數量型制較多的四凸耳玦,最具有卑南史前文物的表徵,各種各類工藝造型之精美可證明當時卑南人已有超高水準的工藝技術能力。

貳、歷史:    
卑南文化距今約三千五百(3500)年前。是于一九八0年,為興建台東新站,怪手挖出大量石板棺,台大考古隊開始進行長期考古發掘工作。
一九八八年,卑南文化被指定為一級古蹟。
一九九0年,籌備處正式成立,將現址規劃為卑南文化公園。

參、地理位置:
卑南遺址位於卑南山的東南山麓,卑南溪的河階面上,行政上隸屬於台東市南王里。卑南遺址的範圍廣大,保存極為豐富的史前住屋遺跡、日常生活遺留與墓葬,不僅是全台灣出土石板棺最多、最密集的遺址,也是台灣出土古代玉器最豐富的遺址。在台灣、東亞、東南亞以及環太平洋的考古研究工作上,卑南遺址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肆、卑南遺址的生業:
農耕與打獵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計。
卑南文化人以「山田燒墾」的方式,在村落外緣種植穀類作物。他們所使用的農具包括了墾址伐木的石鋤、石斧,收割穀物的石刀、石鐮、舂穀的石杵等。
狩獵的主要工具有石矛、和石鏃,山豬及野鹿是他們主要獵捕對象。捕魚工具不多,顯示漁撈並不受重視,但仍可發現大型魚類的脊椎骨,這可能是經由貿易而取得的漁獲。

伍、石板棺:
卑南文化人以石板棺為葬具。卑南遺址的石板棺不僅多而且相當密集,甚至有重疊及打破的現象。石板棺長軸的方向成北北東—南南西,墓葬群的分布也明顯沿著此一方向延伸,成帶狀分布,與建築物分布延伸的狀況一致。因墓葬的位置就在建築物的正下方,所以考古學家推測,可能有室內葬的風俗。
基本上,一個石板棺的大小剛好可以容納一名死者,埋葬時以死者仰身直肢,頭朝西南為常態。但仍有約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石板棺因重複使用,而形成一棺多人的情形。考古學家稱之為複體葬,這類墓葬的石板棺通常尺寸較大,而且有豐富的陪葬品。

陸、卑南遺址的玉器:
卑南遺址出土的玉器具有特殊的質地及形制,從選取之材到雕琢成形,表現出卑南文化人高超的藝術水準及工藝技術。
卑南文化人普通使用玉器作為陪葬品,但平日也配戴玉飾,尤其是耳環、武器及工具之類。
裝飾品包括了一系列精美的頭飾、頸飾、腕飾、臂飾,式樣繁多,而且造型變化豐富。
武器類有矛、鏃。工具類則有錛、鑿、斧等,這類玉器並不被當作實際的武器或工具來使用,而是一種具象徵意義的禮器。
玉器的材質以花蓮豐田出產的台灣玉為主,也有不少以蛇紋岩、綠泥片岩等外觀精美的石材製成。


柒、卑南遺址生活陶器:
卑南文化人所製作的陶器,並不十分精良,陶的質地較軟,燒製的火候低,也沒有陶窯。陶器大多沒有紋飾,在陶紡輪、陶環及陶蓋上偶爾有紋飾出現。
陶器雖然外表簡樸,品質普通,但數量很多,使用頻繁,種類及器型相當多樣化。陶容器主要有罐、缽、瓶、盆、勺、杯,其他還有陶紡輪、陶蓋、陶環、陶槌、陶偶等。


捌、陪葬品的陶罐:
陪葬陶罐主要置放於棺內死者的臉側,也有放在棺外頭部兩側或頭頂的情形。陪葬陶罐主要有兩種器形,一種是「雙豎把圈足罐」,數量較多,另一種是「單豎把帶流無足罐」,數量較少。
卑南遺址的陪葬陶罐和日常使用的陶罐在造型上有很大的區別,這顯示日常與儀式用陶器的差異。


玖、結論:


台灣卑南史前文物發現流程:
一、發現時間:1980年7月。
二、開採時間:1980年~1989年。
三、地點:卑南車站(台東新站) 。
四、發現肇因:南迴鐵路工程處新建卑南車站,工程挖土中偶然發現。
五、主持考古挖掘者: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連照美二位教授前後十三梯次完成。
六、物品:沿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1)日常生活陶器,石質遺物,玉器飾品,(2)住屋及儲藏結構遺存及墓葬。
七、(1)證明是新石器時代的定居村落,(2)台灣人類歷史至少數万年之譜(3)台灣歷史不應只是漢人的歷史,(4)卑南遺址乃是經歷幾千年之劫難偶然倖存的台灣早期居住人類祖先遺跡


參考資文獻:


1、《卑南考古》宋文薰、連照美著


2、《老番社遺址及部份出土玉器材質與工藝特徵》海峽兩岸古玉學會議 論文專輯 黃士強、周述蓉


3、《東河遺址群》交通部東管處解說叢書7   劉益昌、劉得京、林俊全等著


※本文圖文摘取自1、古早莊網站  2、《探索臺灣卑南古玉》李純嘉著


※李純嘉小檔案:
從小對古舊的東西就特別有興趣。1980年,台東因闢建南迴鐵路,在今卑南車站一帶,因工程挖掘,暴露大量的史前文物,在當地造成大轟動。因此因緣際會,開始了她的收藏生涯。

經歷:
1994年:於高雄佛光山文物陳列室卑南史前文物精品展
1994年:於台北國父紀念館展覽廳:中華民國玉石協會玉石展。卑南史前文物展。
1996年:台東知本老爺大酒店:卑南史前文物展。
2001年:台北國父紀念館玉之華(台灣民間玉藏精品特展)
2002年:台東富野大飯店卑南史前文物、中國歷代古文物年度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