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國姓鄉的歷史


國姓鄉的歷史發展大致從鄭氏治台時期開始,在此之前當地是蠻荒地帶,據說只有大肚番在此活動,到了鄭氏治台時期,由於大肚番經常掠奪來此移墾的漢人,因此鄭成功愛將劉國軒便領兵攻打大肚番,將大肚番沿著烏溪往山內驅逐在國姓地區才紮營並進行墾荒,才稱為『國姓埔』;清朝咸豐年間漢人逐漸往埔里地方移墾,在國姓埔附近成立漢人村落,至光緒元年(西元1875)成立埔里社廳,在開山撫番的推動下更吸引了大批漢人來此移墾;光緒4年霧峰林朝棟由於功績顯著,當時巡撫劉銘傳賜與『林合墾契』,可在中路招佃墾耕、販賣全台的樟腦,林朝棟為了保護腦丁便從東勢角至埔里社大坪頂之間闢設官道,此次開發對於國姓鄉後來的發展相當重要,吸引了許多東勢一帶的客家人來此開墾,日據時代設立國姓庄役場,台灣光復後,改稱國姓鄉至今。
      一、採石、賞石的地點:


炎炎夏日到溪澗採石、賞石即消暑又健身,原本是要到國姓找採石專家李金城聊聊天,談到雅石在臺灣市場的情況,又鑑於網友極需瞭解國姓龜甲石的產地新的路線,於是由他帶我到國姓龜甲石的產地遶一繞,以饗網友。
      


國姓地區是龜甲石、黑膽石、化石的產地,採集方式分為溪採石、山採石兩種:


A、溪採石地點


1、福旗巷的大旗橋下,停車下溪都相當方便容易,這裡的石場雖不大,在這裡可能撿到滿意的龜甲石,在大旗橋後從橋頭的右側土坡路下溪。

2、國姓水長流溪的志朋橋下游河段,志朋橋位於大旗橋與長安橋之間。沿國姓大長路行駛時,看到一個黃底的"大慈禪寺"招牌後,依招牌的方向指示進入小巷路內,遇岔路左轉即可到達。



3、長春橋下游到長安橋之間的石場撿石,這一段石場並不廣闊,石場分布斷斷續續的,不過溪水並不深,很容易到達採石場。


4、在國姓水長流通常從槍櫃下溪後,往長福橋方向朔行是石友不錯的選擇。

5、南北港溪水來自中央山脈、合歡山西麓溶雪,水質涼冷而清澈,流經仁愛鄉互助村進入國姓鄉北港村、石門村、大旗村、國姓村、柑林村等村莊,南北港溪兩岸群山雄偉壯麗林木茂盛,是台灣目前所僅存的潔淨溪流,且溪水清澈,生態自然良好是採石好地方,但是堤防太高下溪不方便,北港村附近的南北港溪的黑膽、龜甲石頗多,但紋路並不理想。



      


糯米橋


糯米橋建於民國29年,為北港村昔日對外的重要道路,是當地先民用最艱辛的古老技術,將紅糖、篦麻和糯米混合凝土,結合堅硬溪石造成的堅固橋樑,經內政部指定為三古蹟。


      


B、山採石地點在北山坑山區的山溝裡,要由專業採石家引導才能到達。採集困難,容易造成土石崩落,不適合業餘採集者前往。

         


        山採龜甲原石
           


       龜甲石在岩壁的現場,採集困難,容易造成土石崩落,不適合業餘採集者。



       


        李金城示範山採石的整理



       


        黃龜甲石〈李金城藏〉
      


      黃龜甲石〈李金城藏〉

     


       黃龜甲石〈李金城藏〉


         


〈感謝李金城先生示範指導〉


 


※詳細資料請參閱《臺灣雅石》94-98


山野雅集http://tw.myblog.yahoo.com/jeffvirage


老夫的石頭記http://tw.myblog.yahoo.com/stoneyang-5115


一字一石http://tw.myblog.yahoo.com/jw!3spK8_iUAhZ2pkRIYC6l58GK0X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