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 陳南榮攝影
大昭寺位於拉薩市舊城中心,此寺建於西元647年,時在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
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之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大昭寺初名"惹
剎",傳說再建寺之前,文成公主運用陰陽五行之法,推測出整個西藏的地形,
並在此基礎上選定了大昭寺的基址。
文成公主說西藏地形向一個仰臥的魔女,而拉薩的臥塘湖恰為魔女的心臟,因
而只有填湖建寺才能消災驅魔。於是松贊干布下令填湖造廟,在填湖工程中,
成群的彭波白山羊往來運輸。寺廟建成之後,為了紀念白山羊駝土的功勞,便
稱之為"惹剎",即"山羊駝土"之意。
後來,金城公主將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釋迦牟尼金像移入該寺,寺名又改為"覺
康"。該寺以大昭為名,估計是在蒙古貴族固始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權之後,因為
蒙古稱廟為"昭"。
據史書記載,大昭寺只用了十二個月就完工建成,但是唐代的大昭寺規模不
大,僅有八個殿堂,現存大昭寺的規模是歷經元、明、清等朝代擴建而逐步形
成的。五世達賴執政之後,曾經耗費鉅資擴建,整修大昭寺,四方的銅瓦金頂
就是那時建造的。
大昭寺是漢、藏建築技術的合壁之作,以主殿為例,其樑架、斗拱的做法就是
漢族古典建築中的老式做法,但其柱頭的裝飾卻是典型的藏族風格,色彩艷
麗、對比強烈。大照寺內保存有大量的珍貴文物,最著名的一件便是文成公主
帶到西藏的釋迦牟尼金像。
除此之外,唐代的絲織佛像、元代的大銀燈、明代的珍珠佛衣和金燈,都算是
罕世珍寶。寺內供奉的松贊甘布及文成公主像,可能是十三世紀的作品,寺內
壁畫以中樓北側迴廊和佛殿中的為上品,那都是幾百年前繪畫大師們的手跡。
大昭寺正門前方,豎立一座 三公尺 高的石碑-"唐蕃會盟碑",這座石碑是在西
元823年豎立的,至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碑文以漢藏兩種文字書寫,記載了
唐蕃結為舅甥之好的經過。碑後有一株枯萎的楊柳,傳說是文成公主親自種
植,世人稱為"唐柳"。
資料參考(拉薩景觀www.flying.com.tw/travel/trip/tibet/tibet-13.htm - 25k)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