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詳細資料請閱讀《中華奇石》十一月雜誌                          


                           


                             
                         



                        



       



       



                           



        



       



       



       



       


     以上圖片取自 陳南榮《臺灣雅石》


一、前言


中國有句「海枯石爛」的成語,因為海枯石爛是萬年難見的事跡,所以用來比喻歷時久遠。依常理而言,海是不會枯,石是不會爛,所以海枯石爛又被比喻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的精神。可是到了科技發達的現代,海枯石爛卻多用於男女在愛情上永不改變的誓言。


依地質學而言,『海枯石爛』,是說明大自然的力量真偉大,它銳利無比的威力,來自對地表物質的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作用。流水、風、海浪是侵蝕作用的主力,會對地表的物質進行侵蝕作用,因此,造成地表上許多奇形怪狀的地質和石頭。


二、 名稱由來


 


在臺灣也不例外,新竹縣和苗栗縣海邊或防風林裡面,有一種石頭,由於受到強勁海風,挾帶大量海沙,長期受風沙的磨蝕或風蝕作用,而產生尖銳的稜脊和殘留在石表上的擦痕,猶如經過利刃切割的痕跡,雕琢成特殊的稜線和柔順的弧度,形成千變萬化的型態,加上色澤柔美亮麗,宛如黃金般金光閃爍,被臺灣石友稱為『黃金石』或『風棱石』。


黃金石首先發現者是新竹、苑裏一帶樹石前輩 溫升霜 先生,十幾年前在新竹縣,新豐鄉和通宵白沙屯海邊防風林中尋找樹頭時,無意間發現的沙中瑰寶。因為黃金石金黃色的石皮顏色如黃金,深得臺灣石友的喜愛而轟動一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