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 2010.12.12 07:47 am


陝西考古隊隊長劉呆運展示從已有二千四百年歷史的銅鼎「骨頭湯」裡取出的動物骨骼。
(取自網路)
二千四百年前的「骨頭湯」竟然保存至今,實在不可思議。大陸陝西省考古隊近日在西安北郊清理一座戰國時期的秦墓時,發現了一個青銅鼎內竟然還有半鼎「骨頭湯」,令考古學家嘖嘖稱奇,這也是大陸考古界的首次發現。
中新社報導稱,該銅鼎高二十公分,腹徑二十四點五公分,浸泡在湯裡的有足骨、脊椎骨和肋骨,可能是雞或者小羊的骨頭。湯色渾濁,湯表面漂浮銅鼎脫落的綠斑鏽,鼎內骨頭由於綠鏽浸漬,部分已變為綠色。

銅鍾藏寶 半壺神秘液體

同時出土的一個銅鍾(貯酒的金屬器皿)內還有半壺神秘液體,疑為當時的酒。銅鍾高三十五點二公分,腹徑約二十二點五公分,底徑為十四點二公分,鍾內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積的液體,液體微濁,無味,半透明,隱約可見器底。專家猜測,這可能是「秦酒」。

這兩件保存完好的青銅器-銅鼎和銅鍾,都是十一月二十五日考古隊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附近的一座古墓發掘時,從該墓的小龕中出土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僅剩下青銅底座的漆器。

陝西考古研究院機場考古隊隊長劉呆運說,該戰國墓為豎穴土坑墓,高五公尺,寬三公尺。從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距離秦王陵只有三百多公尺等特徵來看,應屬於戰國時期秦王的陪葬墓,墓主為當時的「士族」。

這兩件青銅器從墓中取出時,考古工作者即發現裡面好似有液體,遂將其帶回實驗室研究。劉呆運在實驗室打開銅鍾蓋子,蓋子裡有鮮亮的青銅銹斑,鍾內的液體十分透亮,約有一千毫升,幾乎沒有味道。

古代銅鍾是酒器,因此初步判斷這些液體應該為戰國時期的酒。銅鍾底部還有一些陶片,透過液體可以看到陶片上的圖案,考古工作者估計這些陶片是陪葬時故意放進去的,具體是什麼器物以及是何用意,須將陶片取出後研究確定。

大陸首見 帶湯陪葬品

最讓考古工作者意想不到的是,在同一墓葬出土的銅鼎中竟然發現了「骨頭湯」。這件素面銅鼎高二十公分,當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揭開銅鼎的頂蓋時,發現鼎內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積的液體,渾濁的液體內還漂浮著什麼東西。

用鑷子將其拿起觀察,發現是類似於雞的禽類骨頭。骨頭已經被浸漬得呈現銅綠色,數量應在十根以上。文獻記載,鼎為煮肉的鍋,因此考古工作者初步判定這些湯應該為陪葬時放到墓中的骨頭湯。

至於該湯中的骨頭為何種動物的,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實驗室研究。

根據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殯葬制度,用「骨頭湯」陪葬應是當時的一種墓葬風俗,此前,大陸考古也曾出土過裝有骨頭的青銅器,但「帶湯」的還是第一次發現。

大陸專家指出,二千四百多年前的「酒」和「骨頭湯」能保存至今,堪稱「奇蹟」,這得益於墓葬良好的密閉條件,且沒有被盜擾。其墓道全部用夯土夯實,而且青銅器被放置在墓內的壁龕裏,乾燥情況遠勝坑底。

此外,在另一座同時期的墓中也發現了與此墓同樣類型的銅鍾和銅鼎,但因為器物放置於墓室中,木槨倒塌時將其損壞,銅鼎內已經被土積滿,而銅鍾中還保留著約五百毫升的「酒」。

【2010/12/12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