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濁水溪治水寶物 籠仔篙
壹、前言:
濁水溪發源於中央山脈,舊稱「螺溪」,濁水溪的名稱由來,是因為水量充沛,流水之中挾帶泥砂特多,常見溪水混濁,水中含有粘板岩質之微細土,其含量隨季節而異,故稱之為「濁水溪」。濁水溪全長186.4公里,流域面積廣達3155.21平方公里,平原部份長40公里,屬於山丘型流域,為台灣第一大溪,也是最長、最重要的河川。濁水溪流經雲林縣、彰化縣、南投縣,它挾帶混濁的溪水灌溉之下,孕育了雲林縣兩岸十幾萬公頃的良田,可說是雲林縣農田灌溉之母。
但是濁水溪溪水滔滔,流速不定,流量更是變化劇烈,時而涓滴,時而湍急,雲林縣先民墾殖奮鬥的過程之中,如何利用高超的智慧,與濁水溪和平共存、創造生機是個莫大學問。
根據雲林縣坪頂遺址調查,雲林縣在史前時期距今三千多年前,就有人在濁水溪畔生活。到了荷據時代、清朝和日治時代、臺灣光復初期,雲林縣社會經濟型態較為落後,以農業為主,人民生活困苦,又瀕臨濁水溪,常常在濁水溪畔墾殖拓地,成為「溪埔地」,其間墾殖拓地的過程十分艱辛,濁水溪又時常變遷改道,河水氾濫成災,水利設施被破壞,對農田作物造成損害,人民的生命受到莫大威脅。
根據臺灣水利局《濁水溪河道治理計劃研究報告》中記載:「清乾隆三十六年(民前215年)時,以北道舊濁水溪為主流;清乾隆六十年(民前117年)時,洪水後,南遷以虎尾溪為主流同時又在西螺、虎尾溪之間沖開一條河道,即今之新虎尾溪;清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歲次戊戌年,濁水溪山洪爆發發生嚴重大水災。清光緒六年(民前32年)時,全流域內又發生大災,以舊濁水溪流域最嚴重,災後,清政府在今天二水鐵路橋隘口上游,修建鼻仔頭堤岸,長約一千公尺,又在其下游,修建下水埔堤防,長約2240公尺,以堵截洪水再竄入舊濁水溪流域。清光緒二十四年(民前14年)時,支流清水溪上游草嶺潭潰決,洪水仍歸舊濁水溪故道,總計在民前二百餘年間,濁水溪洪水主流重大變遷而有記載可考者四次,其中入舊濁水溪者二次,入虎尾溪一次,而入西螺溪(即今濁水溪下游段,)在民國前尚無記錄可考。」
由以上濁水溪歷年來改道和潰決的記載,在濁水溪畔討生活的雲林人,如何有效且安全地在寬闊的河床上,將溪水引進內陸平原灌溉是個莫大的學問,除非先民能忍受艱辛歲月的煎熬之外,必須應用高超的智慧克服困難,才能生存下去。先民為了堵絕濁水溪的水氾和利用濁水溪的水灌溉農田,於是想出了治水的寶物「籠仔篙」。
貳、調查籠仔篙的動機
民國七十幾年,筆者到雲林縣林內鄉3號水門濁水溪撿石頭,看到放置於濁水溪旁的籠仔篙,使我想起童年對籠仔篙的印象以及啟發深入調查籠仔篙的動機。
記得民國四十幾年住在濁水溪畔的居民,多利用農閒時刻參與「綁篙」的工作,記得我小時候,家住距離濁水溪不遠的林內鄉烏塗村(注1),時常聽大人說:「今天要到3號水門(注2)濁水溪旁綁篙。」「篙」就是指「籠仔篙」,「綁篙」就是編製籠仔籠以及裝滿石頭的工作。綁篙的技巧純手工,工作十分辛苦,必須在溪邊進行,忍受日曬雨淋的煎熬,一天所得又不多,尤其那時候並無機械可操作,採集石頭、搬運木條、桂竹等笨重工作,完全依靠牛車和人力。
參、什麼是「籠仔篙」?
「籠仔篙」的製作,是用木條或桂竹為材料,再以藤紮緊編製成頭寬尾窄,狀似葫蘆的圓椎形壩籠,高度有數尺或丈餘不等。壩籠的作用是以達到攔堵水流引導入圳渠功能。所以綁篙完成後,必須由諳水性的工作人員下水整齊排列於河床,然後籠內裝滿石頭,一個接一個聯成圍欄,再循著「籠仔篙」陣式開圳,堵水入圳,再引圳水灌溉平原農田。
「籠仔篙」不但於旱季有導水入圳的功能,而且能在雨季或颱風來襲時,堵住濁水溪的滾滾溪水氾濫侵襲河堤的功用,對濁水溪兩岸百姓的生命財產提供了無限的保障。尤其民國八十年之前,雲林縣與彰化縣十幾萬公頃農田灌溉,要不是有「籠仔篙」的倒引濁水溪的溪水流入彰化和雲林平原,引進了含有養分的濁水黑泥沙,使得兩縣出現良田,才得以成就「臺灣穀倉」之美名,「籠仔篙」委實功不可沒。
肆、籠仔篙的由來和傳說
至於「籠仔篙」的由來,傳說是林先生所傳授的秘法,連橫的《臺灣通史》記載十分詳細,原文如下:「康熙五十八年,世榜集流民,以開東螺之野並引濁水歧流以溉。工竣,而流不通,世榜慮之募有能通者予以千金。一日,有林先生見,曰「:聞子欲興水利,而苦無策,吾為子成之。」問其名,不答。於是相度形勢,指示開鑿之法,曰:「某也邱高宜平之,某也流急宜導之,某也溝狹宜疏之。」世榜從其言,流果通。」
以上的記載是敘述民間傳說一則感人的故事,據說,清朝初年,台灣中部地方是平埔族所聚居之地,未經開墾之地是他們狩獵的場所。當時兵馬指揮施長齡(又名世榜)巡視彰化平原時,眼看此一平原未能地盡其利,而深感可惜,於是籌措鉅資規劃水利,在二水鼻子頭附近設圳頭,開鑿渠道,導引濁水溪的水灌溉農田,流經八個聚落,因此稱為「八堡圳」。據說當時施長齡費時十年,花費鉅資開墾圳水沒有辦法成功,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一位姓林的老先生,出面指導施工的方法,教導鄉民編製籠仔篙,以籠仔篙改築圳道,以引導急流入圳,循著「籠仔篙」排陣順利導水,於是水到渠成。正當地方人士想要以重金酬謝林老先生時,林先生卻婉拒並離去,至今鄉民不知道林老先生何許人也。可是林老先生臨走前,曾經題了一首詩,其詩句為:「施家鑿圳灌田畦,源深惟有木為堤;隨山導勢南北流,就水看形上啣下;十五湖蘆他同樣,盡歸虎鹿兩螺溪。」詩句中道盡了鑿圳引水灌溉的辛酸和方法。「十五葫蘆」便是「籠仔篙」狀似葫蘆,兩螺溪就是「東、西螺溪」。
由於林老先生的義舉,發明「籠仔篙」,才使得八堡圳順利完成,導水灌溉滋潤農田,對彰化縣與雲林縣水利開拓史上,林老先生可稱為「台灣之大禹」。二水鄉為了追祀林老先生之義行,於是特別建廟祭祀,廟名為「林先生廟」,讓後代子孫追思憑弔。
伍、深入社區調查籠仔篙的動機和結果
筆者為承辦二00三年福佬客文化節「相約在雲林」活動,負責福佬客文物部份,將以福佬客先民攔堵水流的利器「籠仔篙」設計做為精神堡壘,期盼吸引更多福佬客走出來共同參與,並以身為福佬客為傲。激發福佬客的自覺,讓福佬客能深入了解客家文化,也讓各族群互相欣賞認識,進而促進族群融合,呈現客家文化活力,使雲林縣縣客籍祖先篳路藍縷的過程及對後代子孫的影響與啟發。因此在福佬客早期生活器物展出之前,特別與社區結合,走入濁水溪畔客家族群探訪調查;調查結果發現「籠仔篙」在過去幾十年被誤以為只在彰化縣才有的產物,其實它在雲林縣灌溉史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根據筆者調查:「日據時代至臺灣光復初期,由臺灣北部新竹、苗栗一帶的客家人,一部分遷徙至雲林縣濁水溪畔一號、二號、三號等水門附近開墾,社區的名稱有烏塗、觸口﹝注3﹞、玉蘭花腳﹝注4﹞、鉛片厝﹝注5﹞、三支煙焙、彭厝等社區,目前人口數約七百人,戶數約一百一十戶,總稱為雲林縣林內鄉林北社區北部客」。
筆者根據林北社區總幹事王麗娟說:「我是客家媳婦,據我所知,這批北部客當初來雲林縣開墾時,因濁水溪時常氾濫成災,遍地都是礪石的溪埔地,生活十分困苦,又正值嘉南大圳開工,極需要大量「籠仔篙」引水入圳,因此在一號、二號、三號等水門附近,廣設「籠仔篙」製造場所,大量製作「籠仔篙」。竹、藤材料由竹山購買,用牛車載運,因為製作「籠仔篙」的工作十分辛苦,水利會大部份請能刻苦耐勞的客家人製作。放置「籠仔篙」時,基本土是先將空的「籠仔篙」搬運至定點,再將石塊投入;由於河床可能被洶湧的溪水沖刷極深,因此,往往「籠仔篙」得堆放數層或數排才能發揮擋水效果,每具的「籠仔篙」空重為六十五公斤,裝滿石塊之後的總重量可達四點八公噸,如此龐然大物,在河水湍急的狀況下放置,其難度及危險性之高可以想像。有了「籠仔篙」,得以引進濁水溪水灌溉農田,也因此即使雲林縣沒有水庫,卻能在乾旱時期不僅灌溉自足,且有餘水足以供應擁有水庫的鄰縣嘉義縣灌溉及民生之需,十幾年前中央政府指示的「北水南引」,指的就是將雲林縣境內的濁水溪的水導引到嘉義縣去。沒有水庫的雲林縣,卻有餘水供有擁有水庫的嘉義縣,「籠仔篙」是不為人知的功臣。
在晴朗的日子裡,「籠仔篙」堆成的臨時攔水壩著實發揮擋水、引水、取水的功用。每當豪雨來臨,溪水暴漲,湍急的水流如排山倒海般奔騰而下,堆放在進水口附近溪床上的「籠仔篙」擋水壩,常在瞬間被沖毀殆盡。
民國八十年之後,改由土堤、鐵籠、混凝土簾塊三道防護工程構成的新型臨時欄水壩,終於正式取代了在台灣光復之前,就已經使用許久的「籠仔篙」;「籠仔篙」自此終告功成身退,正式消失於濁水溪之中。
民國九十年後,「籠仔篙」已從人們的記憶當中漸漸消失了;「籠仔篙」確實在清朝、日治時代、台灣光復前後,它提供雲林縣、彰化縣幾十餘萬公頃農田灌溉良機的事實,是永不磨滅的,事實上雲林地區數萬公頃農地的改良,正是拜「籠仔篙」之賜,要不是有「籠仔篙」引濁水溪水進入雲林西部平原,雲林地區農地 仍然是以砂礫地為主,就因為「籠仔篙」引進了富含養分的濁水泥沙,使得雲林全境出現萬頃良田,才得以成為日後的台灣重要穀倉,「籠仔篙」委實功不可沒。」
筆者又根據林北社區營造員黃秀雲說:「我是客家人,濁水溪兩岸最常見的「籠仔篙」的型態,是圓椎狀,通常它的頂端圓圈直徑在一點八至二點一公尺之間,長度從頂端至尾部為二點九公尺長。除了圓椎體之外,還有方錐型、橢圓錐型、四角形等不同形體,功能則大同小異。
目前林北社區還有張傳祥黃、張有妹、彭信夫、藍丁福、陳美佐、黃清水等八人,還會製作籠仔篙,水利會技術指導員張銀土先生,今年七十多歲,還記得籠仔篙製作技術的要領,他敘述當年完全以人力來搬運石頭和「籠仔篙」到溪底,那時候並無機械,包括採集石頭、搬運「籠仔篙」等笨重的工作,全倚靠人力,尤其是石塊的來源得到處去找尋,為了便於搬運,當時就利用輕便車來運送,那是一種木箱型的板車,在簡易的鐵軌上行駛,以人力推送,當時在林內進水口附近村落就舖了好幾條專供翻便車行駛的路軌,比台糖小火車的鐵軌還要窄,專門載運石塊供填塞籠仔篙,他有意將籠仔篙的技術傳承下去。」
陸、結論:
「籠仔篙」是濁水溪特殊的產物,也是早期雲林縣、彰化縣先
民利用石頭放在籠仔篙,做為防洪水利工程的史蹟見證物。今日科技發達,民國八十年之後,濁水溪已以鐵籠、混凝土築成新型的攔水閘或水壩取代「籠仔篙」。民國九十年以後「籠仔篙」已功成身退,也可能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了,想一睹先民農墾時代的智慧產物「籠仔篙」,應由社區動員再造數座作為教材和精神堡壘,將雲林縣具有濁水溪的特殊文化傳承下去,否則人們只有在照片中或到博物館才能看到籠仔篙了。
(注1)、烏塗村是林內鄉緊鄰濁水溪的村莊,有濁水溪幹源通過,水利四通八達,早期墾殖時期先民因常遇洪水氾濫成災,必須常常搬遷躲避,居無定所,即所謂「跑水」,直到清光緒年間由先民開墾定居,才漸成部落,由於當時遍地都是濁水溪溪水帶來的烏土,最適合耕作,因此改善了先民的生活,後人因此取其諧音稱為「烏塗」。
(注2)、3號水門為林內鄉水利站所在地,也是濁水溪幹道的入口處。
(注3)、觸口位於清水溪與濁水溪交會處而得名。
(注4)、早期客家人種一棵玉蘭花在此,因清香撲鼻而得名,可惜此棵百年老樹已遭雷擊而死。後來居民重新栽種一棵,樹齡已超過二十年了
(注5)、北部客家人定居的村莊名稱,早期來的客家人克勤克儉,以鉛片搭厝,與閩南紅磚黑瓦不同。
參考書目:
1、《臺灣通史》 連橫著
2、《二水鄉的根與枝葉》 賴宗寶編著
3、《二水采風》賴宗寶編著
4、《讀林內咱的故鄉》雲林縣政府編印
5、《我們的濁水溪》經濟部水利署發行
6、《濁水溪河道治理計劃研究報告》臺灣水利局
﹝本文感謝林內鄉林北社區總幹事王麗娟、營造員黃秀雲協助調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