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戀戀雲林打開斗六門
清道光二十八年的石柱。
有人認為這根石柱可能是古早受天宮的石柱,由這些柱文可以證明斗六門的歷史在康熙、乾隆時期是屬於諸羅縣,因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道光年間已改為『嘉義縣斗六門』比雲林縣出現的歷史還久。
斗六門清代經過清乾隆52年林爽文與道光12年張丙事件之後,社會治安變成很不好,為了安境保民,斗六門設縣丞於是斗六門縣丞姚鴻道光25年立石碑於斗六福德宮前告示《禁藉差擄搶事件碑》,並施清庄聯保組織辦法,道光28年〈1848〉六月立《清庄聯團會銜碑文》該石柱可能是碑文前的石柱,由對聯推測應該有兩支以上,該石柱是斗六門在歷史上很重要的文物,建議有關單位緊急保護。
雲林縣是光緒十三年才定名,日軍入侵斗六門義軍激烈抗日,由於日軍下令「雲林無良民」,斗六門改隸臺灣縣嘉義支廳,後來又改為台南州斗六支廳和斗六郡,雲林縣暫時消失匿跡,到了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後斗六改隸屬臺南縣,民國三十九年又成立雲林縣,設縣治於斗六迄今。
(攝於行啟記念館左側空地的圍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