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搶救台灣史前遺址以斗六市社口遺址為例。

















































一.前言:
台灣地區有重大工程進行之前務必著實進行四周環境調查評估。以斗六水岸藝術公園和雲林溪掀蓋工程進行中,可能當時環境評估報告不太周全,所以在2013年在雲林溪中才被我意外發現斗六社口遺址。
雖然觀光產業與歷史文化是必須並重。但是文化資產保存不能只以建築、藝術、年代的觀點看待,還是可以放在生活的脈絡中,讓許多人有美好的回憶與紀念性價值,隨著一些人有過往的歷史和經驗,讓文化資產更添增人性的生命光環。所以文化資產保存與搶救工作是很重要的歷史使命,當權者應有高瞻遠矚的眼光,若有誤判,文化資產的消失會讓下一代子孫永遠的遺憾。
二、斗六市社口遺址發現經過與文化內涵。
時常有人問雲林溪內有沒有史前遺址?我的回答:「在中華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史前遺址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項目,雲林溪內民國102年九月二十七日因為斗六市社口公墓要開發成社口水岸藝術公園的工程,在工程進行中雲林溪內和岸邊,我意外在雲林溪發現斗六社口史前遺址,經過正式考古挖掘,出土了貓兒干文化類型的陶片.安平壺和青花瓷片.硬陶片.瓦片等,初步認定文化內涵屬於貓兒干文化金屬器時代晚期的史前文化,年代大約千年以內至歷史時代初期才逐漸結束,貓兒干文化是雲林縣麥寮.崙背豐榮.雷厝.施厝寮等聚集的遺址,貓兒干文化是否由海邊麥寮.崙背經過交易行為或直接由虎尾溪.雲林溪進入斗六丘陵與斗六社(斗六門柴裡社),當時到底發生什麼樣的關係?引起文化界和考古專家學者的重視。」
三、斗六市雲林溪社口遺址的未來展望。
斗六市社口遺址就在雲林溪發現文化層。
斗六市社口遺址當初發現時就在雲林溪考古試掘也在雲林溪,當時的照片可以做為歷史的見證。
斗六社是研究平埔族的學者時常尋問在那裡?《熱蘭遮城日記》提到的資料不多,清代文獻斗六門柴裡社的資料提到不少,斗六柴裡社區現在還存在,斗六社口遺址又挖出了貓而干社的拍印紋陶片,已引起研究學者熱烈討論中。建議指定國家或縣定重要遺址,並將相關出土文物比照麻豆『水窟頭遺址─倒風內海博物館』或八里『十三行遺址博物館』般就地建立中小型文物館,以利於典藏、保護,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學術研究,以及觀光旅遊等多面向社會教育、環境教育場域。
(圖片是當時考古隊在雲林溪社口段挖掘的照片。)
#(資料參考斗六市社口遺址考古探坑試掘報告)
(以下圖片2015年攝於雲林溪斗六社口遺址考古挖掘現場。)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