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穿麵粉袋衣服的歲月。
小時候穿過的中美合作麵粉袋做的舊衣褲,在市場買到淨重二十二公斤的衣褲,拍照留念是很值得,當作回憶小時候歲月的痕跡。
麵粉袋衣服讓今年六.七十歲以上的人士看了很懷念,因為他們以前可能穿過麵粉袋衣服?請問您的衣服的以下淨重幾公斤?答案是22公斤。
因為當時麵粉袋在美國,規格一律是50磅,來台就是22公斤,凡大宗物資的規格都是統一的斤兩。
我家裡當時在斗六市西庄尾(現在西平路)是做手工麵線,每天都要用三包以上的麵粉,所以有很多麵粉袋。記得當時麵粉袋是送親戚朋友的最好禮物,當時的小朋友有麵粉袋衣服穿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到了讀國小時才有黃卡基衣服穿,回家之後也是穿麵粉袋衣服,過年時的新衣服竟然都是買新的黃卡基衣服。
根据資料記載:『麵粉袋首次出現,是二戰後的1951-1965美援年代。當時美國為了圍堵共產勢力擴張,同時解決自身糧食過剩的問題,策劃了「480法案」,幫助第三世界解決飢荒,到處半買半送物資,以免被赤化,其中包括台灣在內。」
(攝於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榮文史工作室 的頭像
    南榮文史工作室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