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斗六市早期的土埆厝。
斗六市早期的居處於民國四.五十年代雲林溪畔還有很多,現在土埆厝大多數已經消失於歲月之中。在斗六市新昌街難得看到了一間土埆厝;土埆厝的埆唸「覺」不能唸「角」所以不能寫成土角厝。
#土埆厝:
據說明末清初斗六先民自大陸來臺,大都為了墾殖謀生而來,他門只圖溫飽,對住的問題比較不講究,大多就地取材,而且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十分濕熱,颱風、地震又多,蓋土埆厝居住,不但冬暖夏涼又清爽舒暢,萬一被颱風吹倒了或被地震震倒了,重新建造既經濟又方便,因此在民國四十年以前,還十分受到農村歡迎的住屋之一。
「土埆厝」的建造要先印製「土埆」;「土埆」的材料是選擇黏性較好的泥土搗爛加水,再加入稻草、粗糠、牛糞等攪拌均勻,然後將泥漿裝進長尺二、寬八寸、厚四寸的木製模型內,壓實抹平,等陰乾後取出模子,再曬乾即可。蓋「土埆厝」需要請會蓋「土埆厝」的「起厝師」,一開始不需要打地基,只要將建地填土打平壓實即可,但疊土埆需要「紅毛土」或黏土膠;「紅毛土」在早年是用糯米、紅糖、石灰三樣材料混合製成,講究一點的是「紅毛土」是用糯米、花生油、石灰調和而成。這種「紅毛土」與現代稱水泥為「紅毛土」是不同的,因為這種材料據說來自荷蘭人,明末清初中國人稱呼荷蘭人為「紅毛」,所以這種材料才稱為「紅毛土」。「土埆厝」就好像砌磚般一塊一塊疊成屋形,屋頂則用桂竹槓、木材架構,鋪上瓦片,最後四周的土牆再敷上一層泥土一間「土埆厝」便大功告成了。
今天由於先進的科技建築不斷發展,「土埆厝」這一類的古建築都已斷垣殘璧,快速消失之中,再過幾年可能將變為歷史名詞。(攝於斗六市新昌街)
#斗六市新昌街位於斗六市大學路與中山路交界處的巷子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