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民俗文物 (92)
- Sep 08 Thu 2022 19:09
斗六市老照片欣賞。 軁轎跤。
- Sep 07 Wed 2022 20:29
臺灣早期陶器欣賞。
- Sep 07 Wed 2022 20:04
臺灣早期陶器欣賞
- Sep 07 Wed 2022 14:55
臺灣早期紅陶鉢形器欣賞。
- Aug 25 Thu 2022 08:15
台灣古早秤錘欣賞。
- Aug 13 Sat 2022 18:08
手繪紅梅紋杯子欣賞。
- Aug 12 Fri 2022 09:38
老甕欣賞與故事
老甕欣賞與故事。



二十多年前鄰居好友朝木兄 ,夫妻都是高職老師,有一天送給我這一只變形老酒甕,告訴我說:「他們要搬家到上海。」他們搬家之前請我喝茶,我問他「為何不等到退休才搬,是否看衰台灣的未來嗎?」他回答說:「沒有遠慮必有近憂。」
- Jul 21 Thu 2022 15:19
載甘蔗的小火車老照片欣賞。
- Mar 29 Sun 2015 22:11
清代斗六門雲林溪的戰爭故事
中央研究院藏有一幅『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變斗六門激戰圖』,當時斗六門地區民軍隔著小坑溪一帶﹝就是現在的「雲林溪」﹞,配合清北京朝廷所遣之福康安、海蘭查等軍隊,開城門迎戰;並激戰於斗六門大街﹝今『太平路』﹞,死傷慘重。
斗六門縣丞等方振聲、馬步衢和其眷屬全數殉職,後來清廷於斗六門北建『昭忠祠』。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又爆發「戴潮春事件」,地方官吏、仕紳和居民受害死傷慘重,事件平定後官方將此些忠骸葬於斗六門南郊「義塚」,也就是現今斗六市社口公墓前的『靖安寺』和『萬姓公祠』,前者是收埋戴潮春事件死難之遺骸,後者則是包含清光緒末大小民變,以及日治時期『雲林大屠殺』的近萬人遺骸,而此處就是目前四週三面為雲林溪﹝小坑仔溪﹞所環繞著。
- Mar 07 Sat 2015 20:55
2015元宵節到鹽水看蜂炮
- Feb 14 Sat 2015 22:00
2015幸福年味斗六燈展
- Jan 31 Sat 2015 19:06
皇紀2600年記念的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