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民俗文物 (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斗六市轉角遇到古跡!

光緒二十年〈1894年〉倪贊元著《雲林縣採采訪冊》記載:『縣城建於斗六街‧‧‧分東西南北門。』1895年九月日軍攻入斗六街!城毀了!城底下的地基城磚被搬到那裡去了?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建成於1910年至1920年代。湖口老街位於老湖口舊稱「大窩口」,窩即山窩,也就是兩山中間三面封閉,一面開口,有河水流出的地形。距離新湖口火車站有三四公里路程。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9 (1)

0009 (2)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斗六市轉角遇到古跡!斗六市雲林溪是古建築古街道的發源地!自古傳說著美麗的故事!清代忠魂義士與抗日英雄都埋於鎮南路的社口公墓!現在正興建公園! — 在斗六。。。。。。

歷史記載: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變斗六門激戰,當時期斗六門地區官兵隔著小坑仔溪〈今日的雲林溪〉,配合清北京朝廷所派遣之福康安、海蘭查等軍隊,開城門迎戰激戰於斗六門大街〈太平老街〉死傷十分慘重!犧牲的官兵都葬於社口公墓!福康安平台一役,清廷共抽調浙江、湖廣、貴州、金川、北京等地共四萬大軍,分三個階段增援臺灣。直至乾隆53年(1788)2月10日,方在老衢街(苗栗縣竹南鎮附近)捕獲林爽文。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州人

 

文章標籤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里眼 順風耳DSC_2267

在媽祖廟前殿二側經常可以見到兩位造型奇異的神像,兩位皆四肢裸露,一位右手持叉,左手舉及額前做遠視狀,一位右手持一方天畫戟,側耳作聽音狀,此二神即千里眼、順風耳,為道教的護衛神,及天上聖母媽祖的侍神。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從新石器時代就知道製作陶器的方法,用砂土製作各種日常飲食夾砂陶用品,成為人類文明進化史上最重要的成就。台灣的製陶歷史是源遠流長,在台灣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遺址」出土許多繩紋陶片,說明台灣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陶器的製作。

明末清初之際,從中國閩粵沿海的移民,才將中國傳統製陶技術引進臺灣,生產一些日常陶器。日據時代日本企業家看重臺灣陶瓷的資源和市場,引進日本的製陶技術和產品,使臺灣的陶瓷技術更進一步的發展。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濁水溪畔客家族群的菸樓

陳南榮.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省私立淵明中學第二屆畢業紀念冊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屯文昌公廟製作魁星踢斗圖保身符贈送參加法會民眾。 自由時報2012-8-24(記者張協昇攝)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脫絭 小檔案
用銅錢串成的「絭」,依禮需完成脫絭的儀式才算「轉大人」。(記者廖淑玲攝)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早期碗盤收藏展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縣位於嘉南平原,平原遼闊,氣候溫和、水利興盛,自古以來民風淳樸,目前正朝向科技化精緻農、工、商業並進,藝文、休閒、觀光兼具的農業首都邁進。但是要打造一個精緻化農業首都的城市,文化資產是不可或缺,雲林縣的文化資產豐碩,絕對不是文化沙漠。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俗器物是指有關早期先民的食、衣、住、行、育、樂、禮俗、祭祀等方面,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器物。民俗器物是展現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最具體的真實事物。它可以表現出當時的社會型態、生活習俗、生活思維、行為規範等文化意義。
民俗器物是常民文化藝術的結晶,代表著先民蓽路藍縷、胼手胝足的生活遺跡,因此民俗器物與常民的平日生活起居、習俗有密切關係,它的功能或多或少都具備實用性、藝術性、宗教性、裝飾性等功能。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虎在民間信仰中,常被視為吉祥物,更是鎮煞之寶,寺廟中所見的虎令符、辟邪虎頭像,甚至供有虎爺等,就是因為古人認為虎是百獸之長,能吃鬼魅,鎮邪避祟。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農曆12月24日「送神」日,信眾用甜點巴結灶君,希望灶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一些好話,早期還有民眾用湯圓粘在灶君爺嘴角,讓灶君「吃甜甜講好話」。灶神又稱司命灶君,其妻灶婆,閩南話、福州話都稱灶媽。傳說灶君在送神日上天,會奏報駐守於人間的家戶一年中的善和惡。奏報好的,明年這一家會有好報應,奏報壞的,明年會有災害發生,其實只是在安定民心罷了!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鐵道除了台鐵,早期農村還有盛極一時、奔馳在鄉間的「五分仔」小火車,尤其台灣的糖業在日治時代達到全盛時期,就是靠著台糖的「五分仔車」,接連陸運和海運,將蔗糖運銷到全世界。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期在臺灣由於公車罕少,牛車在農業社會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農忙時節從耕耘收藏都需要有牛車的協助,通常將牛軛(又名牛擔)裝在牛隻肩上拖車方便載運農產品。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