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文陳南榮〉


「一聲呼出喜怒哀樂,十指搖動古今事由。」以這句對聯來形容布袋戲是最恰當不過了。臺灣的布袋戲大致是道光至咸豐年間(大約西元一八二一年至一八六一年),從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傳入,其間經過一百多年的轉變,掌中戲傳入台灣後,歷經清治、日治時期至台灣戰後,一百多年間,從崛起到衰退、沒落、滄桑的發展過程中,不只是時間上的改變,更因社會環境的變遷、觀眾口味的轉換,為了挽救布袋戲沒落的危機,走入戲院演出後,對布袋戲做了一些改良與創新,摒棄傳統的鑼鼓,改奏西洋音樂及電影主題曲,並採用七彩燈光及砲火來增加神秘效果,且以立體布景取代戲台、雕刻怪異造型之木偶,因此觀眾大感新奇,各地爭相延聘,風靡全台,這種改良的傳統掌中戲被稱為「金光戲」。主要原因是最早的掌中戲是依著固有的傳統戲劇方式來表演,以古典的南管為主,這種曲調悠雅、劇情柔美,可惜卻因為配合的言行舉止緩慢,劇情起伏不大,被認為過於沈悶,而使傳統的南管布袋戲漸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以喧鬧的音樂和激烈武戲的北管掌中戲。


布袋戲對生活在台灣五、六十年代的人而言,布袋戲可說是生活上、文化上的泉源,更是台灣人民在艱難時期的重要精神寄託。


掌中戲的精髓在於它的「口」術和「藝」術。所謂「口」術,最重要的是發音要正,咬字要清,並且要運用發音器官(鼻、齒、舌、喉、牙槽)製造出不同的聲音,來配合各種角色(生、旦、淨、末、丑)的演出。


所謂「藝」術,是指表演者手指、手掌、胳臂等運用的技巧,再搭配各種聲光特效,包括:燈光、佈景、助手、音樂、聲響…等,以提升演出效果,令觀眾賞心悅目。


布袋戲表演者是集文、史、哲等學於一身,又具有儒、釋、道等家精神的耆年碩學,能將中國的《四書》、《五經》、《詩詞》等書中的忠、孝、節、義、因果輪迴等思想,以詩詞問答、談經說史、巧用對聯等方式,表現在他的布袋戲劇情裡,對觀眾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並且將北管、南管、亂彈等中國傳統音樂融入布袋戲。


 


※偶戲節已在雲林縣虎尾鎮隆重開幕了,在虎尾郡役所有傳統布袋戲、金光戲等珍貴木偶展出,歡迎前往參觀。

項目一:展覽



 1.國際偶戲文物藝術展


 2.生活藝術—偶戲藝品展


活動時間:95113~19


項目二:演出  


 1.雙成鬥陣—中外偶藝交流


 2.三國鼎立—偶藝大師群英會 


 3.英雄出少年-掌中競演風雲會


活動時間:95113~12


項目三:競演  


 1.布袋戲的歌演唱秀


 2.校園布袋戲競賽


活動時間:95113~12


接受對布袋戲有興趣之個人、學生組隊參加參賽。


項目四:親子活動



 1.再造偶藝—落下ㄏㄞˊ布袋戲


 2.童話世界


 3.偶的迷宮尋寶遊戲


 4.布袋戲「偶星」彩繪樂


 5.與偶立可拍


 6.群星會【閃亮同人誌大會串】


活動時間:95113~12


有興趣民眾皆可參加


項目五:研習



國際學術研討會


活動時間:95113-12日(另訂)


          〈本文節目資料參考雲林縣文化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榮文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